国际课程近来受到许多家长及孩子的关注,特别是在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对孩子素质教育与通才的教育培养意识上。
为了不断增强的认知到鼓励孩子走上国际化大学求学之路,根据孩子高中预录的IB课程班老师的推荐,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学习了吴军老师的著作《大学之路》。
什么是先进教育理念?
约翰.纽曼是牛津大学大主教及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追求的是道的传统,倡导通才教育、素质教育,在教授大行之道的同时,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的人。
当然有道就有术,道只有通过术才能大行。
德国的教育家洪堡则是通过术实现道的人,他创立的普鲁士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倡导的是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成为大学的中心任务。
很难简单评价纽曼的通才教育和洪堡的专才教育哪种更好,也不能以各有千秋含糊其词。
具体考察要看历史的环境及国家发展阶段,受教育者处于什么社会阶层。
如果从找工作难易,见效快慢来讲,无疑是洪堡的专才教育更优。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尔曼及艾略特提出将教育分为本科的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以及研究生院的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就可以兼顾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由此美国很多大学从近代私熟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的机构。
没有好的本科通识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那些以通识教育见长的美国学校,其毕业生文化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
自主定义目标及任务的能力,良好的写作,演讲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也都是让学生有更多自由自在的选择机会,把握让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
今天美国各名牌大学的精英教育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他在走出培养的大学后会比那些单纯成绩好的人更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更懂得感恩回馈母校。
好的大学是怎样的?
揭开一所大学神秘的面纱,需要从多个渠道多个角度了解它。
信息渠道包括,在这所大学当过教授,做过访问学者或者从那里毕业后在其他大学当过教授的人,或者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在校生及学生家长。
书中提到,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四个角色,首先他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年轻人培养成对社会未来有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他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发源地,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一所好的大学首先要有较强的软件师资、学生来源,还要有大楼、设备等好的硬件条件,选择那些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著名大学还因为那里设置了合理的课程及丰富的研究教学条件。
一所一流的大学一定有独特并完善的办学理念,它们就是它们自己,大家可以从它们毕业生的身上看到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就是它们办学理念的反映。
世界著名的好大学有哪些?
美国前超级五强是HYPMS,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常青藤联盟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布朗大学,前三所Big three为“大藤”,后五所为Less five是“小藤”。
排名靠前大学还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洛杉矶分校,加州旧金山分校,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布朗大学,南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圣路易斯,西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
英国前五G大学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政治学院,伦敦大学学院。
无论是名气来讲,还是科研教学水平来讲,世界上大部分的一流大学都在美国(其次在英国),以至于每年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不断地涌入美国的大学。
怎样进行申请及录取?
美国名校的申请是非常不公平不透明的,亚裔进入好学校难度非常大;和大学不沾亲带故家庭的孩子机会远小于校友;那些有特殊影响力家庭的孩子进入的机率才更大一些。
亚裔学生及家长需要做的努力要从单纯追求工程,医学及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转变成对各种专业抱有兴趣,可以先选择进心仪大学的冷门专业,进了大学再换专业。
不要做太多无谓的努力,即参加过量的无谓竞赛,把时间花在寻找自己和心仪学校更多的链接上,即对症下药,可以通过活动塑造自己独特的形象,以便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最后一项是学生本身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在学校和公众场合勇于表现自己,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带着感恩的心去回报学校与社会。
要相信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将精心准备总会有机会得到一流大学的认可,保持“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在申请大学时遇到一点挫折也未尝不是一种历练。
对于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想法设法挤进一所排名靠前大学,而是找到一所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如何目标设定及安排计划?
绝大部分学校录取还是以学习成绩为重中之重,所以必不可少的成绩准备要早早安排。
1.语言及标化成绩
入学英语的托福或雅思,分数要求托福超过110分,雅思6.0-7.0之间;SAT学术能力评估的标化考试,分数需要1300-1600分之间。
2.高中的GPA或者IB等成绩及特长
IB及GPA成绩也需要达到较高水平,高中GPA分数需要3.8-4.3,或者多选些大学必修课,AP成绩可以抵大学学分,在申请时也会得到加分。
另外还有名家老师的推荐信和高中升学申请顾问评述的协助,自我书面申请资料的准备都是优秀大学申请不可缺少的条件。
当然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总归比不喜欢要好很多,并且如果你喜欢这门课的话,你的注意力和灵敏程度都会高一点。
可以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发挥其特长,比如艺术,语言,组织,领导力,创造力的发展规划,多了解孩子倾向的大学,多听听成功录取学姐学哥的经验也很不错。
3.教育资金支持及家庭保障
大多数排名靠前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本科好的学校每年费用约40-50万,所以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需要为做好目标大学充足准备,合理安排好教育资金的支持。
4.大学的选择
选择大学的时候,要综合自己孩子的专业方向以及性格特点,不必纠结于那些超强的名牌大学,可以去选择出自己的理想学校和符合自己期望课程的其他学校。
正如书中所说的,最好的大学一定是让学生最受益的大学。
为什么支持孩子选择国际课程?
弄清楚去国外读国际大学的真正目的,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值得思考。
如果按照有些中国家长的想法,让孩子走国际路线只是为了让孩子海外镀层金,不能比人家的孩子落后或者满足自己没有实现了的海外求学梦想,那对孩子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期望了。
因为上大学是进入特定职业必不可少的途径,但却不是唯一的路径。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是资本输出和帮助全世界,会需要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国家开拓海外市场的人才,以及具有国际金融能力的领袖,所以国际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国际化大学给孩子提供的平台机会更多,它们不在仅仅是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相反培养的更多的是孩子各种能力及优秀品质。
比如在尖子生云集的哈佛和耶鲁培养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记得吴军的《见识》中提到,人生的本质追求是幸福生活,那么培养孩子成才的目的也是为了他(她)能够快乐幸福地生活,有足够的生存,生活,工作的知识技能,也就有更多自由选择幸福生活的能力。
没有钱有一辈子有机会去挣,但是缺乏见识,爱与规矩就难以弥补了。爱与规矩是家长提供给孩子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见识就要通过孩子努力学习,家长创造条件协助找到更好的平台机会去实现了。
孩子是父母放大了的自己,所以让孩子成为精英,我们做父母的要先成为精英。
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争取到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只要你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坚持的足够久,你就一定能够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