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众多桥闸的建设和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济宁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且使济宁的街道布局、建筑风格乃至命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济宁地处大运河中段,是京杭运河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水旱码头。济宁方便的交通条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之不仅成为鲁西南政治中心,同时又成为漕运管理中心。元代,在济宁先后设有漕运司、行都水监等官署,专管山东、河南漕运、河道之事。明代设有济宁卫,领官军5600人。清代设有河道总督,管理运河事务。因此,济宁“公署特多于他郡”,有72衙门之称。由此而形成了济宁不少地名。
济宁水陆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促进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明末,济宁城区人口已达10万人规模。清代,在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城区人口又逐渐达到10多万人,远远超过明代规模,并增加了不少制作和营销各类产品的专业化街道。以致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在街巷地名中也留下许多印记。
由于济宁段运河所处的重要位置,水利设施众多,其作用重大。就城区而言,自元大德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共兴建了各种水工36座,可分为桥、涵、闸、坝四大类,其中又以闸工为主,计有桥9座,涵3座,闸21座,坝3座。这些建筑物各有所宜,在水的宏观调度和微观调节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成为运河中一定环节上的锁钥。
这些桥闸主要有:始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的节制闸新闸(亦名黄栋林闸),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所建的节制闸新店闸,与新闸同期建成的节制闸石佛闸,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9年)的节制闸赵村闸,明宣德五年(1431年)始建的任城闸(俗称小闸口)。
越河上有闸3座,涵1座,其始建时间多为越河同期工程,均为重浚会通河时修建。有下新闸、洪川口涵洞、小南门桥、中心闸、上新闸、济安桥、天井闸、南门桥、草桥、通济闸。济运引河上的建筑物有五泰闸、宫村闸、杨家坝及杨家坝闸、观澜桥.济运水柜中的建筑物有冯家坝、便民闸、马场湖三斗门(即安居斗门、十里斗门和五里营斗门)。还有蜀山湖、马场湖两座济运水柜。所以因河及附于其上建筑物得名的地名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