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翻看之前读过的小说,这本已经第三遍了。之所以喜欢,无他,仅因温暖而已。
主人公于冬的上辈子,不就是我们如今很多人的生活吗?人到30,没有婚姻,没有对象,甚至还没有女主成功的事业,害怕回家,害怕谈到婚姻,其实并不抗拒相亲,只是不愿与不合适的人继续相处,凑合过日子。可身边的一些人,甚至是亲人却无法理解,总认为无论如何,总得找一个,比孤独终老要好。
于是矛盾总是容易触发,经常说着说着就到了这个话题,而最终经常不欢而散。很无奈,却又似乎是个死胡同。
或许作者对于这个问题也无解,只好让主人公重生,回来后,立马在民政局门口遇到一个条件不错的人,直接就闪婚了。
那若是我们,有重生的机会,那会在刚毕业的时候就选择结婚吗?我想,可能真的会有部分人选择尽早解决人生大事吧,尤其是当对象还不错时。
文章中,其实说到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女主因为嫁给了有房有车有前途的男主,所以择业时,没有如上辈子那般拼搏,而是选择了自己专业对口,并且还挺喜欢的电台主播。
那我们呢?于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播和配音事业,并且能靠着这个挣到相当不错的收入,这是我们都期望的,做一份既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又能挣到不菲的报酬。
里面也谈到了社会对穷人的不善,小三问题和医闹问题,但只是点到,并没有详细讨论,这些问题,即使社会学家,如今可能也没有妥善的办法解决吧。
喜欢反复阅读一本书,一部剧,因为每次总能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感受。初看,或许会被剧情所吸引;再看,向往他们的生活;当再经历一些事情后,再读,则能看到更多作者的一些想法了。
这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要读名著了(虽然我自己喜欢看一些网络小说)——名著是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甚至亲自访问了一些人,凝结了心血,浓缩了自己看法和社会背景的作品,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