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这本书,而不是其他?
作为一名少儿英语启蒙老师,我是非常推荐各位家长去看看这本书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本书的作者盖兆泉老师,是外研社资深编辑。相信大家对外研社一定不陌生,因为我们的教科书,好多经典教材都是出自外研社。包括许多教育机构所用的剑桥英语青少年版也是外研社出版。可见这个出版社的资历有多深。
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很多家长想图省事,急切的想要知道,到底具体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英语启蒙。但其实,想要知道具体方法是否可行,最关键的是了解方法背后的原理和理论,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计划。
其次,盖兆泉老师,本身也是一位有实践经验的家长,在前三章为大家介绍了系统的二语习得理论之后,为大家分享了3到12岁中国儿童的习得英语路线图。真正为家长们打开了关于二语习得理论世界的大门。
心中有目标,脑中有理论,手中有资源,脚下有路线
不同于学习英语,习得英语是根据孩子的成长轨迹,先大量输入听说能力,再提升读写能力,这样的学习路径是有助于事半功倍的方法。
那么,“学得”和“习得”有什么区别呢?
无意识的输入才是习得,有意识的学习叫学得。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孩子在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是吸收才快的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在她身上发现惊喜,“啊,今天又学会了一个字,又学会了一个词,又学会了一个句子”。到后面我们发现,我们不用刻意教,孩子就听得懂方言,说得出一些我们没有教过的话,为什么?因为她在模仿大人,在潜移默化的接受语言输入。这就是习得的魅力。
要让孩子在无意识的时候,输入英语,需要一个自然交际的环境,其中有四个特点:真实语境,交际需要,大量接触,交流互动。
大家看出来了吧,反推我们的中文习得,就很好理解了。每天日常交流需要这个工具,所以才会更加迅速的吸收。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女演员,汤唯。她的语言天赋很强,本身是南方女孩,但普通话说的很好,同时会讲粤语,上海话,这些据说都是在拍电影《色戒》前,密集式训练学习到的。
后来因为被封杀,自己去英国留学,学习莎士比亚文学,自己也从英语小白成为了大牛,大家都还记得汤唯在韩国青龙电影节用英语致词的画面吧。这样的语言环境和沟通需要,是促使一个人迅速掌握一门语言的很大动力。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汤唯与韩国籍导演结婚,喜提韩语技能这件事。
因为拍摄电影《晚秋》种下了想要学习韩语的种子,结果不曾想嫁给了一个韩国籍丈夫,于是迫使自己必须迅速掌握一门新的语言,据说现在汤唯的韩语也是说的很溜了。
听-说-读-写,顺序不容颠覆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会被灌输,学英语就包括听说读写四大类,但当我们考试的时候,却更重视“读和写”,也就是阅读写作,忽视了对听力和口语的考察,这也是导致大量中国学生,读写能力很强,一到和别人交流,就瞬间撒气的原因。
那我们在给孩子做英语启蒙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听说读写”的顺序,先重点培养孩子听说能力,在提高读写能力。在3-5岁期间,作者认为,不要让孩子学阅读,更不要鞋子,就大量的听,理解声音,注意,需要理解,不是泛泛而听。但这里的理解,也不是指用中文告诉孩子意思,而是让她学会通过画面,绘本理解整段语音的涵义。
家长一定不要陷入某个路径的“圈套”
家长经常觉得焦虑,为孩子英语启蒙找了好多教育机构,都不满意。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机构就是家庭微环境。
但家长们,可能又会问了,我自己的英语也就那样了,说的也不是很标准,怎么教孩子啊?
其实,给孩子做英语启蒙,并不需要家长有多好的英语水平,如果你的口语很好,那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可以随时交流。但是如果你的口语不好,我们不是还掌握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吗?好好的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和书籍绘本,就可以轻松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我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教育理念是“二语习得”的教育机构,保持每周两到三次课,但是大量的听说输入,还是要在家完成,每天必须保证半个小时以上的音频输入,这样才能发挥功效,否则,把希望都寄托在教育机构或课外班,是非常不现实的。(关于如何选择课外班,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书中也有非常详细可行的方法介绍)。
OK,分享了书中的一些内容,同时辅助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为大家呈现了少儿启蒙英语的一些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家长们对“二语习得”理念有更深的理解,也希望大家可以让孩子习得英语,而不是枯燥的学得英语。语言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只有用上了,才能发挥它的功效,否则就只是应试,终究会有一天都还给老师的。
如果有兴趣,可以与我留言,交流心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