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觉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家族中,可能含有遗传成分。联觉的定义特征是拥有将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联系起来所获得的感觉体验。
我这人善于联想。当从心理学教科书上第一次看到“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时,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那种叫“通感”的修辞手法,头脑中立马回荡起《荷塘月色》中那两个熟悉段落。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当年听语文老师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中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
继续: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则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我觉得老师讲得棒极了!
可是,在几十年后的“当年”,当年已不惑的我重新坐在教室里听某位心理老师讲“联觉”并仍以那两句举例时,我则大不以为然,觉得这位老师缺乏深入的思考,只是照着某本教科书在鹦鹉学舌。
作为一种修辞的“通感”怎么可能是“联觉”呢!在心理学分类上,我觉得“通感”当属于思维,而“联觉”则是感觉,能一样吗?
“通感”人人都可以使用,比如我说“你笑得很甜”,就是用形容味道的“甜”来形容视觉,自然就是“通感”了。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有“联觉”,比如能够用形状表达味觉,觉得梨子尝起来是圆的;能够将色彩与日子联系起来,觉得周三是绿色的、周四是红色的。
联觉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家族中,可能含有遗传成分。联觉的定义特征是拥有将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联系起来所获得的感觉体验。
现代研究发现,联觉更多时候出现在高创力的人群中,而且女性远高于男性,在男性同性恋者中有此能力者很多。
如果您对联觉这一心理现象缺乏认知,当有人告诉您说她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声音的颜色、尝到声音的味道时,您一定觉得她疯了,但是心理学家肯定地告诉您:这是真的!
今晨涂鸦这些,不但想说“通感”与“联觉”的不同,更想说心理学不论如何美化都不是文学。我们在说明或解释某种心理现象时,可以从审美角度予以文学化,但等同却是绝对不行的。
提倡心理咨询师加强文学修养,我觉得都该好好复习朱自清的著作,比如《背影》和《荷塘月色》。文学欣赏离不开心理学和美学,因此也都该好好读读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这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而那些读过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其开篇的序言就是作为文学家的朱自清给写的。
文学、美学、心理学,无论读哪一种,如果我们的感觉都能完成对其它两个的互联和跨越,这是不是也算一种“通感”或“联觉”?
我更看重美学。“只有美才可以拯救人类的心灵”,我对这话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