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作的前期都是先写短,清单体,简洁,要打磨的非常精炼,但后期真正的职业作家都是写长,因为写短需要高度提炼,最后只剩干货,就像一个人只剩下骨头架子,骷髅一般;
干货很容易让人有获得感,但忘记的也很快,无法直达内心,需要不断地重复,但重复又是很枯燥的事情,大家很快就会对金句失去兴趣,觉得文章过于空洞。
其实,文章一定要只有足够多的案例、故事这些湿货进行补充,才能有血有肉,才能触达人心;不依靠啰里啰嗦的逻辑而是依靠案例和故事,把文章写长,那么,越长越有深度说服力越强。
比如在写文章时,一篇文章一个论点,然后三到五个论据(穷尽不重复),很多人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自己道理讲清楚了,干货都拿出来了,但大家看了会感觉很轻浮,尤其是没有太多人生阅历的人。
如果每一个论据能够至少找三个论证、案例来支撑,这三个案例故事层层递进,那么,给人的印象将更加深刻。毕竟人脑是喜欢看案例和故事的,越有细节越有带入感,越能带人启发,有时候作者的案例还能启发读者其他方面的思考和行动。
在这方面我最佩服的就是李叫兽,他早期的文章,都是万字长文,非常的精彩,结构清晰尤其是里面的案例和故事,往往给人带来很多启发,我时常打印出来,学习他是如何搭结构的。
下面是的三个案例,来说明,写文章为什么不能只是简单的讲述大道理:
其实作为读者,我自己想想,对我人生影响比较大的阅读,都不是高度概况的大道理。
第一个例子,我高三的时候,在校门口买测试题,不小心看到一篇学霸分享学习方法的小册子,里面很多内容,但我就记住了一个,可以说直接对我的考试心态有了很大的提升,那就是“三轮做题法”,我到现在还记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掌握。那就是考试的时候,采用三轮做题的方法,第一轮,只做一眼就有思路的题,遇到难点的就立马放弃,做后面的。第二轮,休息30秒(后来才知道是冥想),再从头看隔过去的题,然后又能写出很多,再休息30秒,第三轮做题,除了确实不会,已经掌握的保证都做出来了。
这种方法,直接消除了我对考试的恐惧和紧张,基本不会出现粗心和发挥失常的情况,还经常有超长表现。
第二个例子,是毕业的时候,无意中在《演讲口才》的杂志里看到一个面试的故事,过程细节不记得了,但面试结束的时候,面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没?他说,如果因为专业或者经验,自己离他们的要求差一分的话,希望面试官能够借他这一分,以后一定会借一还十……这个是故事我毕业7年之后,跳槽面试给用上了,不用说,当时总经理就对我印象特别深刻,顺利入职。
第三个例子,我经常写反思日记,但是怎么反思,反思什么?又取决于个人的见识和觉知力,不是说你天天反思就能天天进步的,都很多地方,你根本就意识不到要反思。比如看周玲老师书,其中提到,他发现自己开车的时候,身体非常僵硬,感知到了,后来做了调整,开车就不再紧张难受了。我看到这个之后,发现自己开车肩膀和背部也很僵硬,这就觉知到了…改变就是刻意练习调整的事了。
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改变的往往不是道理,道理本身貌似有说服力,但经常转脸就忘。重要的是案例,尤其是他人真实的、具体生活环境中处理问题的案例,描述得越详细越能给人启发。
所以,作为表达者,不能只说道理,名言警句金句,很多人总是说给了鸡汤没有勺子,就是缺少真实场景的案例,让读者关联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我感觉一篇文章的价值,甚至一本书的价值,主要在于里面的案例。
案例的精彩程度,细节丰富程度,又取决于作者的人生阅历和见识,所以想写一篇长文,找案例和故事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事,需要平时在阅读中积累以外,还要多挖掘自身和身边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