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机场候机室里的书店放着一首忧伤的歌: 有没有人曾经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我坐在这座城市的边上就要离开。
成都的初冬常常有雾,像今天这样。不知是阴沉沉的天气压抑着人的情绪,还是离别的愁绪让雾锁住的天空看起来更加阴沉。这阴沉压的人透不过气来、写不出字来。于是索性停下笔,翻看一直未看完的朱光潜老先生的书。
带着一种在已读书目里增加一笔的虚荣。一篇一篇的读过去,未做多少掩卷回味。直到看到了那篇适时应景的<花会>。
不知冥冥中的安排是如何起作用的。竟在我愁肠百结欲诉而词穷的时候读到孟实先生近八十年前对这座城市的生动描写。那熟悉的场景和地名又实实的刚刚经历过。于是,这一篇短文,竟反反复复,字斟句酌的读了很久。
成都整年难得见太阳,全城的人天天都埋在阴霾里,像古井阑的苔藓,他们浑身染着地方色彩,浸润阴幽,沉寂,永远在薄雾浓云里度过他们的悠悠岁月。他们好闲,却并不甘寂寞,吃饭,喝茶,逛街,看戏,都向人多的处所挤。挤来挤去,左右不过是那几个地方。早上坐少城公园的茶馆,晚上逛春熙路,西东大街以及满街挂着牛肉的皇城壩,你会想到成都人没有在家里坐着的习惯,有闲空总得出门,有热闹总得挨凑进去。成都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户外的",但是同时也是"城里的"。翻来覆去,总跳不出这个城圈子。……
当作离开这座城市的纪念,在离蓉前的一天先去了望江楼公园,崇丽阁上认真的再读一遍那副著名的未完成的楹联,再凭吊过在花笺上写诗的薛涛,然后去人民公园的鹤鸣茶馆喝茶。人声鼎沸的茶馆里一座难寻,我被提着大壶的嬢嬢安排与一位老大爷同桌。每天都从东大街坐公交车来喝茶的退休大爷算得上茶痴了。我笨拙的学他的样子频繁地给盖碗续水,小口品26元的碧潭飘雪。两个不擅言辞的茶客静静地听偷懒好摆龙门阵的工作人员说鹤鸣的历史,人民公园的前身少城公园的轶事,死忠茶客的风雨无阻,风尘仆仆的游客匆匆吞下热茶的狼狈。
鹤鸣茶馆的美在于廊前的一汪碧水和围裹它的参天大树。这让几乎每个茶客都放眼望去皆水,皆木,皆石桌竹椅,皆来来往往的游客,不见压迫人心的高楼。
和老人家淡淡的聊着,听他说茶,说古时的成都,感受他七十五年人生历练后的豁达从容,和老成都人本性里积聚的恬淡安然。更多的时候却是静静的坐着,欣赏他对盖碗的熟悉和品茶时的认真。
下班高峰到来前,老人家起身,拱手告别。
我也立起身还礼,"慢起,老人家"。
慢慢起,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