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路上,突然想起来前几天妹妹对我说,我们的小姨打电话对我大姨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想到我有这样的绝望的想法,是很久以前,是我23岁那一年,那一年我还在上大学,不得感慨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当时整天陷入这种绝望之中,觉得世界都是黑色,那个时候面临毕业前的实习生活,自己在大学是那种能和别人合群,但有时候又不愿合群的人,所以那个时候的孤独感也是日积月累了一定时限的,也因为要毕业了有些迷茫,也因为父亲让我考研,我在备考,自己一个人压力很大,也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情绪,还哭着给我爸打电话说研不想考了,说工作很累,说活着没意思,他就说我吃不了苦,也并没有给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
可能是因为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所以遇事摇摆不定,缺乏主见,毕业时候其实还有几个不错的机会,后来因为父母某种程度的干涉和自己的性格原因,放弃了那些选择,后来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好在现在工作也稳定,也比以前的自己更有主见和想法。毕业的这些年,自己因为工作的原因也开始尝试着让自己更“合群”一点,这样也才能让自己成长起来,才能更热爱这个世界,才能更热烈地活着,但仍需努力。
经历过一些事情,才明白其实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所追求的意义,就是看见与被看见,也就是我们能够看见别人的生命力,看见自己的生命力,也能被别人看见,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各种自媒体这么受欢迎的原因。就举例子来说,我们大多数人发朋友圈的目的就是为了多一些赞多一些评论,就是把自己生活状态或者碎片实时分享出去,与自己的朋友圈与自己所在的小世界有互动产生联系,当我们的向外发出生命的呐喊得到回应,我们就会产生满足感和快乐。哪怕有些人可能不常发朋友圈,宅在家会看别人的朋友圈或者看抖音上的短视频,这些也是在与这个世界进行某种意义上的互动,因为我们哪怕不进行面对面的社交,我们也在关注着这个世界上某个个体或者群体在做什么,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些什么?正在经历着什么?
一个人独处,有时候是享受,有时候也是一种绝望,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享受和绝望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救自己,因为人会沉浸于一种情绪中,极小的悲伤也会放得无限大,还有就是我们要主动与世界建立链接,试着先看见别人身上的某一个点,然后主动出击,产生一定的互动,这样生命力才能够有“发源地”和“接收地”。才能在人与人之间涌流,才会滋生宽容、温暖等一系列人类的情感,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世界的温度和自我的温度。
希望我们都能够热爱着这个世界,也能被这个世界热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