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程走了近一半,才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女人!
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用暴力制止我那些看似幼稚的举动,外加一句:女孩儿家家,谁教你生得这么野?再大一些,母亲会很武断的评价我那些懵懵懂懂的心事,常挂口边语:姑娘家,安分一些!成年后,终于可以为自己做主了,这个社会很霸道的告诉你: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日积月累,我慢慢地开始厌恶女儿身,甚至是憎恨,男尊女卑的思维模式让我总是以男人自居,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会独挡一面。于是,我的脾气、性格、做事方法,甚至穿着打扮都会男性化,果断、干练、说一不二。
总以为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家人,父亲少操心,母亲少伤心,亲人少忧心。总是那句,如果我是男人那该有多好!直到近期,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很多年以前,母亲在我面前很认真的做广播体操,那些动作柔美、舒畅,母亲的表情温和、优雅,与她平日里的严谨简直判若两人。那一幕很清晰的烙在我的心里,总觉得,妈妈温柔的样子就应该是那么的温暖,让我觉得好安心。
画面二:很多天以前,一位企业负责人来办事,笑容谦和有礼,谈吐条理分明,举止得体大方,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当时,我甚至忽略了对方是男性同胞,粗糙的线条竟可以舞动出如此舒心的旋律,心情一下子明朗起来。
画面三:几天以前,正当我抱着小皮玩亲亲,小家伙滑嫩的皮肤让我“爱不释口”,老公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身边,突兀的说了一句:我也要。空气有了瞬间的凝固,我的思维出现了短暂的空白,老公适时的亲了过来,早已熟悉的温度却激起了奇妙的火花,向来以“男人”自居的女人,竟脸红了。
这样毫无联系的三个画面却是我转变心思的历程。一直以来,总想让自己足够的强大,多分担,多付出,从不会考虑对方是否需要。事实上,真心爱护我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我可以快乐,可以娇媚,可以温婉,可以柔弱,可以将女儿家所有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争取被保护而免受伤害。简单说,我只需做回自己!当我感觉到自己的美丽,身边的人一定可以感觉到更多的美丽,当我感觉到自己的幸福,身边的人同样会感觉到更多的幸福,己欲施人,必先施己,扮好自己的角色,如此简单而已。
父亲需要担当,老公需要责任,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每一个男人都需要足够的坚强。而我这样的女人,首先要爱自己,保护自己,然后用尽全力布置温暖的颜色,守候一份安宁,坚持好永久的归宿。
女人,原当如此!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