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学年第一天。学校的传统,校长在晨会给全体师生读一个故事,正式揭开新学年序幕。 今年校长选的是《蜡笔的故事》,故事很简单,所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
这个故事讲的是人成长本身是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而学习的目的就是发现天分,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尽管这个故事可以从很多层面上来解读,仅从教育层面而言,会有如下启示:如果违背孩子的天性,明明是支蓝蜡笔,却一直被当做红蜡笔来培养,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还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最后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以下是故事正文:
蜡笔的故事
一支贴着红色标签的蓝蜡笔,大家都觉得它应该就是支红蜡笔
但是当它被用来画红色的物体时候,却怎么也画不好
老师觉得它需要的是多下功夫,就会好起来的
可是一遍遍的苦练,依然进展不大
妈妈觉得它得其他颜色调在一起,比如和黄色搭配用来调出橙色
结果呢,调出来的不是期待中的橙色而是绿色
它祖父母觉得它是色调太冷的缘故,戴条红围巾可能会有帮助
好像也没有效果,还是那么突兀
于是大家各抒己见,有人开始怀疑它到底是不是红色的,也有人说它苯,有人说它懒惰,最后结论是:假以时日,他也许会赶上来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并没有多大改观
于是各种补救措施,一一上马
可是所有的补救,所有的心血
都于事无补
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位新朋友,邀请它帮它的船画个大海
他觉得身为红色的自己是肯定不行,但是朋友鼓励它尝试一下
这次他竟然得心应手的完成了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它原来没有问题,只是本来就是蓝色而已
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
然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至于如何鉴定这个个体究竟是什么样的材质,却没有一本通用的操作手册来做指导。
当不确定孩子的材质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先入为主的偏见所误导,也不要为被世俗的标准所左右。不妨耐心鼓励他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创造机会去拓宽他的视野,帮助他逐一排除自己不擅长的,终究有一天,他的闪光点会显现出来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