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12.30醒来,打开《简书》,想看这些有趣的灵魂所写的文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单纯的就是想看。
翻到梦见令狐冲的短篇小说,《汝州僧》16252个字,收益10左右,觉得他这收益少了点。我觉得应该远远不止这个数。
可是《简书》说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再看凤竹轩月儿,收益高,号召力特强,追随者特多,写文章特快。这我学不来,只有羡慕嫉妒恨了。
最后看贺兰岳的文章,看得我热血沸腾,真有能量,能感染大家。日收益200以上,服不服随我,不服也不行啊。
上面三位写作者的评论区,每天都像万达广场,来的来,去地去,一人说一句,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哇。
每天在简书上读文章,发现一个这样的规律,《简书》的写作分成三等。
第一种是天才,即总是有写作冲动的人,格局特别大的人。
第二种是有一些才能的人,即有时会有写作冲动的人,文笔优美。
第三种是完全没有写作冲动的人。每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每天都埋头写啊写。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路上充满了各种色彩,各种声音,各种意料之外的惊喜。
尤其在偶有所得的时候,事后把玩时的快乐真是无与伦比。这种通灵的奇妙感觉更是无与伦比。
在写作“完成”阶段,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建立并强化写作的流程:审题,列提纲,写初稿,修改,定稿。二是学会建立起文章的主体框架,哪怕是最基本的三段式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至于开头是不是够惊艳,收尾是不是够有力,主体够不够丰富,词句美不美,那都是下一步要去打磨的事。
起步阶段,基本上人人都能完成。在作文完善阶段,真是技巧满满。结构技巧,凤头、猪肚、豹尾;线索技巧,时间线、人物线、故事线;描写技巧,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描写。
修辞技巧,拟人,排比,反语,夸张,对比等等。
拎出哪一项,都是说起来容易,一旦观察、分析、摹仿、输出,就知道必须通过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熟练应用的。
作文完美阶段,则细节的完美,颇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意味。我经常写得泪流满面。特别是写妈妈,写我住的地方……
我相信有这样的一群人,我们这样一群充满梦想的写作者在创造《简书》的未来,《简书》的明天一定会阳光灿烂!这是一群有趣的灵魂。
我要握住一个最美的梦给未来的《简书》,相信未来的《简书》定如阳光般璀璨。
所谓有趣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识层面,都远高于我,并愿意俯下身去听我说我的鸡毛零碎,提出了一些我没有听过的观点,颠覆了我短浅的想象力及三观,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简书》,我欣赏到了这样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