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一些症状你是否也有过?
情绪低谷的状态: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做事没有干劲倦怠,不想社交、不想做事不安感、食欲不振,感觉压力过大等等。
焦虑状态:因为一些小事会胡思乱想、失眠、凡事往坏处想、对于未知的事恐惧,比如生病、被辞职等等。
如果你有过或者和我一样正在经历过,请对自己耐心点,你没有错,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为自己做点什么呢?
我来南京生活快四年多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经历了漫长的情绪低谷和焦虑情绪持续交错的状态。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我才有意识的开始关注自我状态。
我本身就是容易想多的人,我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会自我精神内耗,往往情绪波动,晚上失眠刷手机是常有的事。我每天忙忙碌碌过了一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只想刷手机自我放松,结果看到网上焦虑和负面的信息后,自我又会情绪焦虑,晚上熬夜。第二天早上起床困难,上班没有干劲,一下子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了,每天感觉都在熬时间。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着一天又一天。最近几个月我发觉工作上我没有那么忙了,但我的精神状态却依旧没有好转,这让我意识到我的心灵可能患上了“感冒”。
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向我周边的人求助诉苦,我希望从他们身上找到一点能量。我周边有几个家里有孩子的同事,有一个同事家里她不仅需要照顾病人还需要照顾两个娃。
另外两个家里老公工作忙,家里都是我这两个同事自己操心,我看着她们每天认真充满能量的活着。
我也想着自我给自己做做心理建设:我尝试着告诉自己,你看别人比你活的更辛苦,都没有抱怨生活,而你自己一个人吃饱全家都不饿,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虽然我这样想了,但这些对于我来说并起不到多少实质性的帮助,我依旧情绪低落,对生活诸多焦虑,大部分时间我只想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待着,不想见人,也没有动力生活。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痛苦是没有比较级的,我们没有办法拿自己的痛苦去和别人的痛苦比较,因为这些就是我们当下面临的痛苦,我的心理患上了感冒,我必须要想办法自救。
我刚开始一直抱着一定要快点改变现状的心态,想着休息日多出去走走,可是每当到了休息日,我就没有了出去的动力。我也问过周边的同事休息日出去玩吗?许多人和我说感觉想出去的时候就出去,累了就在家躺着休息。
我也是从那一刻意识到我从未好好关怀过自己,我从来没有好好问过我自己的身体,我累吗,我想要的休息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没有问过我自己的情绪?我快乐吗?我喜欢吃什么?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
忙碌的工作,让我很少去思考,只是在重复的让自己陷入焦虑的状态,担心着没有发生的事情。一周七天,除了工作,我还剩下什么?休息日的孤独感我却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人去诉说。我现在的生活是自我满意的吗?我现在快乐吗?
显然不是。
我每天当想干点什么的时候都提不起来力气,一开始我认为我自己比较娇气,后来发觉不是这样的,是我的能量不够了,我已经没有能量可以支撑我去做事,我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想往里面充气也很困难。
我想改变,我应该怎么办?当自身的能量不足的时候,一开始我求快过,发觉一点也不起作用,目前我放弃了求快的心理,开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学着自我疗愈,慢慢有了些起色:
1、 看心理方面的书,学习认识自我,自我心理建设。比如关于情绪方面的认知,我们作为人都是有各自的情绪的,我们实际上控制不了,但我们可以学会自我情绪的觉察,然后学着如何自我管理情绪,如何合理的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我在看和看完了的书有: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本书以一个心理咨询师自己与心理咨询者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接受咨询的一些故事谈话。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我在看他们的故事的时候也在寻找自我的影子,原来我们都是普通人,包括心理咨询师也不例外,我们都是在发觉自我中成长着,都会遇到挫折,都会担心和恐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以及成年人状态,三位一体。一个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恰恰是因为不在成年状态。在另外两种状态中我们是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的,只有在成人状态我们回归理性,积极去思考,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时才能有效的减轻我们自身的痛苦。
《被讨厌的勇气》
我目前在读的书,我曾经两度弃书,一点也读不下去,但最近再读的时候,心境不一样了反而读的下去了。这本书是颠覆我认知最彻底的一本书。关于自卑、自我价值感、自我追求、人生幸福等等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看到另一种的思考与解读,作为个体心理学,这部书中说的自我接纳、课题分离等等都是需要我花许多时间去实践的事。
2、 多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找到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不看一些负面消极情绪的东西,远离减少我们能量的人和事。(自我能量不足的时候就不要让这些东西来消耗自己啦。)
3.冥想、音乐疗法、写情绪日记和成功日记
4.走进大自然,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5.养成早睡的好习惯,先让身体得到很好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