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器物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教室、走廊、操场、厕所、食堂、课桌、墙壁、黑板等;第二个是制度文化,指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第三个是精神文化,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三种文化相比,谁更重要呢?我认为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比器物文化更重要。那么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比,精神文化更为重要。
1、让孩子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养成一个顺应自然的好习惯。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们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主题学习,而不是死板地依赖课本学习。形成学校的主题文化、探究文化。,而不是课本文化。
2、“动手做”,收获幸福人生
把“学生自治”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主题,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全部由他自己来干,包括生活中的洗衣、做饭,包括学习中的自学等。提倡把主动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只要校长能够在学校里做好“学生自治”,就能把学校办好。中国近代的校长们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动学生自治,成立学生自治组织。比如学生自治委员会、学生会等。当时的学生自治委员会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机构,大小事情由学生自己操办。你放手让学生做,你会发现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让孩子亲自做事,把自食其力当作学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比如,我们学校把校园的绿地、花草都划为班级的劳动区,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又培养了爱校情怀。为什么?因为这是教育的源头。对于人来说,知识学习绝不是最重要的,劳动技能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孩子只要有劳动习惯,无论他的成绩有多么差,他也会幸福一生。反之,一个孩子的成绩非常好,但是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劳动,那这个孩子未来的人生可能会很艰难。劳动还可以更进一步细化成手工劳动,形成“动手做”文化。只要你发展了这种文化,孩子会受益一生,幸福一生,也会感激学校一生。
3、同伴交往文化
第一,感恩教育。第二,异性交往的教育。第三,友谊教育——真正的“爱的教育”。
友谊教育,我认为应该把握两点:
一是用“友爱”对待“亲爱”。只有友爱(博爱)文化才可以让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明白友谊有多么重要。能够干大事的人,过得幸福的人,都是有朋友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朋友比爱人更重要,甚至比亲人还重要。如果您能够这样理解,就会发现“爱的教育”的内涵更深入了,外延更开阔了!二是用“友爱”对待“恋爱”。
归纳起来,学校文化应该包含两条:第一条是与知识相关的文化;第二条是和情感相关的文化。与知识相关的文化重点在于劳动,这是男性的文化,第二条是女性文化,就是发挥情趣文化。这两种文化合在一起就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