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019年10月15日分享第30篇)
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小田小学杜冠鹏
今天有幸参加了滑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国培计划2019”滑县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之中小学校长校本研修专题培训。郭文革校长做了题为《送教重在推进校本 校长定位第一责任》的报告,其中郭校长说:“送教下乡培训的中心就是‘做事’。”滑县送教下乡的中心工作就是学员在做“三备三上”这件研课磨课的事。通过通识培训、问题诊断、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等环节,做好做实这件事,整个过程就体现出来了“做事”,“做”就能行动,行动就能发现问题,发现就能想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要思考,就要想办法,就会创新,就会有智慧。不仅让我又想起来了前几天阅读的《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理念——教学做合一。现在相当一部分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这也是我们国家认定要改革的必要性。我们滑县一直提倡的教研教改和进修学校倡导的教研培训都是基于解决这一问题的。陶行知主张:事儿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这样教,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教学做是一件事儿,不是三件事儿。要在做上教,在教上学,在做上教的是老师,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老师拿做来教,便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便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就像在田里学会种田,在水里学会游泳。所以说做事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在培训中,郭文革校长把握住了培训的真正目的,不再是做表面文章,也看出了郭校长要真抓实干,引领全县老师把教研教改做真做实。教研教改培训的真正目的表面上好像是为了老师,实际上就是针对课堂,培养学生,真正的目的就是研究培养怎样的学生。
郭校长的这个讲座,对我触动很大。以往的培训都是针对的老师的教法,而这次郭校长直指课堂,直指学生。能在教研活动中关注课堂上的人——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是我一直困惑或想要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让我非常激动,非常兴奋。清楚了教研教改的最终目的,郭校长又强调了研课磨课的组织实施。教研教改必须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推动教师成长,达成目标。育什么人?如何育人?谁来育人?育人的途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当前,有了新的课标,有了新的高考模式,那教学要如何创新?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意味着我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要发生根本的变革。素养来自于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素养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