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老公在楼下散步,聊到了我们各自的中学时代,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有时候也会感叹,才不过十几二十年,生活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赶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时代,是何其的幸运。
我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在学校住宿,每周回家一次。那时候回家的路,是翻过两座山,也有大路可走,但显然不如翻山来的快。也不知道那个时候哪来这么旺盛的经历,背着大包小包,还跑得飞快。现在哪怕是空手走一遭都得气喘吁吁。
那个时候,学校食堂还是用的饭票,机打的,一张小小的纸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一厘米宽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印着饭票两个字,纸上盖一个大红章。那一张小小的纸比什么都珍贵,随时带在身上,用到最后都是皱巴巴的。现在看来,这东西伪造起来简直太容易了,不过那时候的人还真是单纯。
因为农村穷人多,很多买不起饭票,学校允许用大米换饭票。每次饭票快用完的时候,妈妈就扛着一袋大米送我去学校。食堂的菜有五毛钱一份和一块钱一份的,即使是五毛钱,对于有些人来说也是奢侈。我基本都是从家里带的咸菜,大酱。妈妈做的酱很好吃,每次不到几天就被同学们瓜分完了,我只好多带几罐,以便能撑过一周。
跟老公说起这些的时候,很惊讶他的经历几乎和我一模一样,好似我们一直在一起,事实我们相隔很远。
初三的时候,学校来了几个支教老师,还有一个美女外教。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外国人,还是个金发碧眼的美女,身材高挑,皮肤特别白,我们很惊奇外国人竟跟我们如此不同。老师鼓励我们与外教沟通,我们胆小又不知说什么,老师就说可以让她签个名。于是一大堆学生抱着笔记本围着她签名,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签名的时候还要交流几句,说的最多的也就是"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签名持续了几个小时,可忙坏她了。她大概心里想着,这群孩子也太可爱了,居然找老师要签名。
与她一同来支教的,还有好几位年轻帅气,衣着鲜亮的男教师。我跟老公说着,这群老师肯定是没见过像我们学校这么差的伙食,每天中午或晚上吃饭的时间,他们就成群结队出去下馆子。因为学校很小,是封闭式管理,就一个大门,加上他们是城里来的,衣着打扮都比较时髦讲究,所以走到哪里都很醒目。直到后来,学校食堂增设了高档菜品,两块五一份,我才终于看见他们拿着饭盒排队的身影。
我们班的体育代课老师就是支教之一,因为中考有体育项目,所以到了初三,一般不会有老师占用体育课。有一次,体育老师有事情,就找了他们另一名支教代课。那是位物理老师,却在体育课上教我们唱了首英文歌。在此之前,我们没学过英文歌。具体什么歌名我忘记了,我只记得里面有句“remember me”,他在黑板上流畅地写着英文歌词,然后用录音机放给我们听,我确实记住他了。
初中时期,那是一次阴差阳错,他唯一给我们上的一次课。然而,我并不知道,我跟他的渊源远不止如此。
后来,初中毕业,我考入了城里的某所高中。而那些支教老师完成了一年的支教生活,也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碰巧也就是我进入的那所高中,但是我从来没有在学校里见过他们。高中的学校真是大啊,人也多,他们走在人群里也不再醒目,只是个普通人,可能对面碰到我也认不出了。
高三的时候,我所在的班换了个班主任。他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还楞了一下,这不是当年教我们唱英文歌的支教老师吗。
后来知道,他一直都是教高三的物理,我们班是他第一次当班主任。他喜欢找学习好的同学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学习情况。恰巧,我的学习还不错,经常被他约谈。
某次,我被他叫到办公室聊天,他问我家是哪里的,然后说你是不是xx中学的,因为我们那片只有一所初中。聊着聊着,就说到他教了我们一节音乐课的事,他很惊讶地问我,那你不是早就认识我?我说,是啊。
是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还真是奇妙。
如果不说我们是不期而遇,有人可能还以为我是暗恋上老师,然后故意考进他所在的学校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有些人,想见而不得见,并不是命运作弄,是我们执念太深,所以被称作有缘无分。
有些人,擦肩而过,你以为已经消失在岁月里,却会在某个转角不期而遇,然后被称作缘分。
其实,一切都不过是一场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