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陷阱;这个社会不需要你很有钱
跟大家聊一个可能你感兴趣,但是很少会有人告诉你真相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致富这么难,又怎么才能有机会跳出这个坑?我们经常看到一句话叫人均年入百万,再加上我们有时候上网动不动就看到那些大佬身价上千亿,觉得年入百万是一个很低的段位,一年赚100万人民币,不仅是在中国,在任何国家都算是妥妥的高收入阶层,很多人还是觉得起码得年入千万才算高收入,那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帮人连百万量级都到不了,因为他们对真实的世界一无所知。按照官方数据,目前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月薪超过5000块的只有6000多万人,月入1万的占中国总数不超过2%,也就是说你月收入超过1万,就已经超过全国98%的人,年薪百万这样的家庭在全国的总规模绝对不会超过500万户,估计大约就是全国总人口的0.36%。所以,如果有人觉得年入百万很轻松,要么是他对赚钱一无所知,要么是他是富二代因为真正靠自己去赚钱的人,没有一个会说赚钱很容易的。今天我不会讲那些所谓的致富秘籍,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任何人想要致富都需要花12万分的精力和心血,自己去摸索。
这一期我们只讲什么原因限制了你变富,以及你可以努力的方向,想要突破阶层,需要你怎么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当然,可能你看完这期视频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迷茫,或者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那么欢迎你把疑问留在评论区,我会尽可能回复。
第一个陷阱,就是社会不需要那么多有钱人,甚至还通过各种的手段让你不那么有钱。我们普遍的一个感受就是,当你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钱很重要,也没有人教你怎么赚钱,但是当你进入社会之后,便会发现钱太重要了,就算钱不是万能的,也是9999,但是赚钱太难了。这里就有一个很扎心的问题,如果赚钱的能力很重要,那学校为什么不教赚钱?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支持少数人富裕,让多数人生活在中产及以下主流教育系统并不想让你很有钱,这个世界也不需要你很有钱,反而需要你不那么有钱。这个是道德经说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整个东亚现代教育学的都是德国,本质上是要为国家发展提供合格的标准化人才。这里说的标准化就像是为社会这个大机器造零件,同一个领域的零件只有质量和形状的差异,而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就意味着你要进入一个固定的体系,跟无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竞争。但标准化的工作并不能让你致富,而且会把你锁死在低收入水平,因为竞争的人太多了,大家总体差的不太多,想要成为那个万里挑一的人,真正能让你致富的是创业、经商、投资,因为敢做能做这些事情的人天然就很少,也更难,风险更大,一旦成功,回报会更大。学校不教你赚钱是必然的,一方面是老师自己也不太会教不了,另一方面是社会不需要那么多有钱人,需要大多数人安分守己,当工程师,老师公务员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谁能跑出来致富,社会并不关心。社会真正关心的是各个岗位上都有合格的人才,能够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集体的利益跟个人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最富有的永远都是搞创业投资的那批人,而不是找个班上的打工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管你是北大、清华还是985211,只要你还是个打工人,就很难大富大贵。
我这不是宣扬教育无用,而是告诉你,标准化教育本身只能让你得到一个标准化的回报。如果你能加入更高的这个圈子,就会发现高学历只是下线,走上领奖台还很漫长。但话又说回来,这个标准化回报其实也不算差,当然也绝对说不上好。经常玩游戏的朋友都知道,系统发的标配武器往往谈不上好,基本上就是凑合。
这种情况在欧美已经比较明显,绝大多数人很难突破父母的阶层局限,进入更高的阶层,很多名校毕业在大厂工作的年轻人依然非常辛苦。因为家里帮不上他们月薪三万五万看起来不少,但是在一线城市也很难活的很滋润。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人赚不到钱,并不是因为没有读某个名牌大学,而是没有学会如何赚钱、投资、创业,绝大多数人无法跳出泥潭,就是因为走了这么一条标准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