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父子发生争执,互相说对方的不是,两人都不退让,于是请来王阳明评理。王阳明在二人耳边说了一番后,父子俩抱头痛哭,和好而去。
王阳明的弟子对其师傅的做法很是好奇,问:“您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就有如此感悟?”王阳明说:“我告诉他们,舜是世上最不孝顺的儿子,而他的父亲瞽叟是世上最慈爱的父亲。”
弟子愕然,众所周知,舜是古代有名的孝子,而师傅的说法也一定有他的道理。
王阳明解释道:“在舜的记忆里,他的父亲是非常爱他的,今日不爱必是他做得还不够好,于是他每天反省自己,最后做到至孝。反观他的父亲,瞽叟常常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慈爱,舜是他从小养大的,长大后就应该取悦他、满足他,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性已受外物影响,自认为对舜慈爱,实际上根本没有做到真正的慈爱。”
王阳明之所以对那对父子这样说,是让他们明白: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学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责怪别人。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如何获得自知,其实并不容易。就像一张白纸,如果没有几处黑点的衬托,又怎会深刻认识到白纸的白?我们在顺境中呆得太久,就会缺乏对生活本质上的认识。
一年有四季,一天有阴晴;太阳有强弱,月亮有圆缺......生活一定不总是顺风顺水,只有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寒降霜雪的磨炼,它才能向我们的目标靠近。
做到遇事不怨天尤人,先把自己做好,强大内心的受挫力,在无数次跌倒中坚持爬起,认识对与错,体会美与丑,看清善与恶,才能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从前,有一把刮脸刀,深得理发师的喜欢。期间因理发师外出学习,没有顾客光顾,刮脸刀备感无聊,它想出去见见世面,让更多的人看到它。
跨出门槛的刮脸刀,被突如而至的阳光闪出耀眼的光芒,它洋洋得意,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那以后,它再也不愿意回到理发店为理发师服务了。
几个月后,梅雨季节来临,许久没有露面的刮脸刀决定出来透透气,在它跳出刀鞘的一刹那,雨水浸湿了刀刃,往后的日子,它开始锈迹斑斑,开始回忆理发师曾经对它的照顾和保养,回忆着它也曾为自己的工作骄傲过......只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真正的自知其实很“贵”,它和自以为自知不同,自认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人生就如一杆秤,自己就是这杆秤上被称的“东西”:称轻了容易自卑,称重了容易自大,只有把握准确,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才能明晓得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到自己无知,从而去求知;感到自己无畏,从而去拼搏。在求知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继而改进再求知;在求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擅长的事,继而奋力再拼搏。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以无知为丑,不以自知为傲,人生未知,本来就是用来发现和探索的。
王阳明说:“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认清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否具备追求它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眼高手低,先把能力之内的事情做好。通过扩充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