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樊登2017年“双11”在混沌大学的演讲。其中他提到的一点“找到非对称的交易结构”让我感触很深。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当中。“付出与收获”;“风险与收益”都是对等的,是线性对称的。也就是所谓的“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敢于承受多大的风险,才能有多大的回报”……
但如果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比尔·盖茨、巴菲特和马云等人了。因为按照这个理论,如果马云拥有1000亿人民币的资产,而另一个“普通人”拥有10万的资产(事实上不少人连这个数都没有)。那么马云就比这个“普通人”付出了1000000倍的努力或者承受1000000倍的风险,显然我认为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
毫无疑问,马云当然比这个“普通人”要努力的多,也比他承受了更多的风险,但是一定达不到1000000倍这个数量级。合理的解释应该是:马云找到了一个“非对称的交易结构”,从而使得他在投入相对少的努力和承受相对少的风险的基础之上,获得了相对更多的收益。其中不对称的投入/产出和风险/收益是关键。
所以,能否找到这个“非对称的交易结构”这个支点,从而撬动整个地球呢?
一、“脚踏两条船”的创业
几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了创业的大军之中,其中不乏创业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例子。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没有看到的失败案例其实占了绝大多数。事实上,如果因为一时的冲动,在没有充分准备和足够资源的情况下离职创业,那么就陷入了“对称的交易结构”这个坑当中。因为一旦创业失败,那么你就几乎一无所有了。
而“脚踏两条船”的创业模式,或许不失为我们可以考虑的一个选择。很多人都是因为这种模式,找到了“非对称的交易结构”,实现了成功。
举个例子,樊登老师在创业的时候并没有辞去北京交通大学讲师的职务,而正是这个职务,成为了他可以依赖的底线:即使创业失败,他还可以回去继续当老师嘛。这使得他在创业的时候更加没有了后顾之忧。
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因为其作品《三体》而闻名于世。可事实上,他都是利用了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来创作《三体》。试想,如果没有了稳定工作所提供的收入,恐怕他也无法安心去进行创作了。
二、区块链投资
比特币自从2009年出现至今,已经有9年的时间了。可是,真正投资它的人其实并不多,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认为:虽然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的投资收益高,但是同时风险也很高啊。我不愿意承受这个风险,所以我选择不投资。
具有这种思维的人其实就陷入了“对称的交易结构”的误区。事实上,我们可以来算一算投资收益比。加入你有50万块的“闲钱”可以用来投资,那么拿其中的10-20%投资到区块链当中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并且符合“非对称的交易结构”的理论。因为即使遇到最坏的结果,也就无非是这10-20%的资产归零,而这并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但是如果区块链今后真的改变了世界,那么你投入的这些资产的收益是没有天花板的。相当于你用可能出现的100%的投资损失比撬动了10000%甚至更大的可能的收益。
三、投资自己
其实无论是创业,抑或是投资区块链、股票,都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风险,最终的成功与否都是我们无法决定的。而唯有不断的学习、投资自我,是这个时代最佳的“非对称的交易结构”模型。对于学习,除了时间和少量的金钱以外,我们不需要投入其它任何的资源。而最后学成的结果却足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我非常喜欢一个词:功不唐捐。你所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白浪费的。持续努力,终身学习才是这个时代不断成长的正确姿势。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