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一个热门话题:#谈恋爱选山东人做对象#,原因是“只有浪漫的山东人画的大饼还能卷大葱”。
作为山东人,被调侃为葱省人,我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我以为,选山东人恋爱,是看中了山东人的实在。弄清原因,我深入骨髓的“实在”,再一次遭到暴击。
画饼,原意是画成的饼,多比喻落空的事。
这个词已火遍网络,慢慢演变成一方给另一方描绘美好的前景或未来。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画饼,连恋爱也开始画饼了。
从这个热门话题的出现不难看出,不少人在谈恋爱时,被对方的大饼伤害过,或者至少被困扰过。
想想也可以理解,谈恋爱时不畅想未来的美好前景,不敢给予承诺,对方的安全感从何而来?对未来悲观迷茫,这也不敢想、那也不好说,哪个姑娘能愿意?哪个小伙肯继续?
所以,谈恋爱,尤其浓情蜜意时,恐怕没人不画大饼,不管是承诺自己的忠贞不渝,还是将来挣多少钱、做多少家务,都会或多或少地夸大其词,甚至为了把饼做好,不惜加糖加奶加芝士,让饼看起来更可口更诱人,至于过过日子试试,那个饼是否还足够瓷实,那是后话。
这个话题下的评论也很可乐:
“东北还能再整点大酱”。
“中秋不用给我送月饼了,你之前画的大饼我还没吃完”。
“恋爱选贵阳人,画的大饼有折耳根、葱花、甜酱、辣椒油”。
“北京人还可以卷点烤鸭呢”
……
不得不感慨这个社会果然太卷了,不管有饼没饼,各省各地在评论里又“卷”了起来。
山东人也学会了机灵,不失时机地在话题下进行了“宣讲小课堂”:山东人大气,山东人实在,山东人厚道,山东人个高,山东人会说倒装句等等,优缺点掺杂,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谈恋爱该选地域吗?
这个问题也没法统一答案。
有的人爱情至上,有情饮水饱,只要看对了眼,产生了化学反应,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有的人就理智谨慎,会考虑方方面面,比如:地域带来的观念差异会不会矛盾迭起?从小的饮食习惯能否吃到一起?
单就春节期间去谁家过年,就矛盾百出,大闹高速和机场的新闻也不时出现,如果夫妻双方在同一城市,时间和空间上会方便很多。
其实,单就个人品性来说,跟地域没有太大的关系,哪儿都有好人哪儿都有坏人。
以前,不知道何时何地受了什么影响,在我肤浅的认知里,对河南人曾有一点小小的偏见。但前段时间一场水灾,却让我见识到了河南人的有情有义。
尤其是那一个个救妻的故事,看的我涕泪横流。记得有一位丈夫,得知妻子被困地铁后,光着脚狂奔几公里,期间还游过了两个涵洞,历尽千辛,终于找到妻子。
这份为爱逆水而上的深情和勇敢,深深打动了我。作为女性,第一次感受到河南男人的担当,也开始发自肺腑觉得,河南男人值得嫁。
同样的,别的省份,别的地域,这样的爱情也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而已。
谈恋爱,选哪里人,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