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可能对她青春期的儿子说:“小明,看到茶几下的两只脏袜子和桌子旁边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紧接着她提出要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者放进洗衣机?” 有观察,有感受,有需求,有要求,孩子有时间理解,或许还可以接受,并配合实施。
常常,很多母亲是这样做的,批评指责地说:“臭袜子到处乱扔。。。”,之后生气抱怨地说:“怎么生了你这个儿子,你看谁谁谁”,然后严肃命令:立刻给我收拾好! 这里,母亲依据看到的情况,直接表达感受,然后延伸感受,并立即要求。跳过了第一步的观察(缓冲情绪,平和表述期),跳过第三步的需求(给孩子讲明情绪缘由),显得咄咄逼人,不给反思的时间,不易营造讲道理的氛围。尽管孩子淘气在先,长辈不能以暴制淘,更不能以暴制暴。
* 观察
不判断,不评估,只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说出人们所做的事。
* 感受
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
* 需要
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 要求
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总结非暴力沟通过程:
- 什么是我的观察
- 我的感受如何
- 哪些需要(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 为了改善,我的请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