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汐米
一句话导读:在读书观影听音乐时,怎么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成为一个创意学习者。
读书:
汐米深刻体验到,当一个人读够100本书时,就会上瘾,手边没有书就不舒服。到了这个阶段,忙这一借口便不攻自破。哪个抽烟的人会说自己太忙没时间抽烟的呢?
而且汐米相信当一个人读够1000本书的时候,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我大一下学期读了32本书,暑假15本,如今挑战一周五本,周末补上冲掉没看的书。
你还可以通过什么视角看书?
在阅读过程中,我会不停地问自己很多问题,展开头脑风暴。例如:
-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么把这部小说做成吸引观众的电影?你能想出每一个情节的画面吗?
如果你是配乐师,你在哪一段情节中配哪一段什么音乐?
如果你是道具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你怎么设计其中的道具、服装?依据是什么?可否画出来?
你觉得这本书的页面设计怎么样?书评怎么样?如果让你写这本书的导读,你怎么写?
假设你是作者,若只给你看这本书的目录,你会怎么凭借一个小标题写出3000字的文章?
阅读了这本书,你获得了什么新的视角?
这本书体现了哪一类人的哪一种特征?或者描述了哪个区域的文化氛围?
音乐: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听什么音乐会影响他的一辈子。
其实音乐可以转化一个人的心灵频率带,例如《awake》可以唤醒我不清醒的意识,让我快速进入状态。例如《探触寂静》可以让我快速进入读书的心境。
推荐我最喜欢的唱片公司:台湾的风潮唱片,出品的音乐特好,特别是星球疗愈。
如果你想,你在听音乐的时候也可以这样:
- 这音乐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有多少种乐器?
- 这奏乐的现场是怎么样的?
- 手跟音乐而的关系是什么?怎么融合在一起的?
- 这音乐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怎么用文字表达出来?
- 这音乐带你到了什么地方?画面如何变动?
观影:
很多人忽视了电影、纪录片的这些学习手段。我个人认为,影视作品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得看世界全局、看人生全局的能力。例如,我们怎么用宇宙的角度看地球?怎么用自然的角度看人类?怎么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再例如,假如自己的人生是一部纪录片,那么哪一刻是值得放上去作为其中的一个镜头的?今天你为你的人生纪录片创造了多少个镜头?多看电影纪录片,就不会将视野只固定在学习工作中,一个人的视界自然扩大。
以什么视角看电影会更好玩?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像看书一样开展头脑风暴。例如问自己:
如果你是影片中的角色,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解决?
影片播放到5min、10min时,我会问自己,如果叫你往下编,你会怎么继续这个故事?
如果你要拍续集,怎么拍才能继续吸引别人观看你的电影?
如果你是一名作者,你怎么用文字描述女主吃美食的享受?怎么描述食物入口的感觉?
如果这部片子还没有中文片名,你会起什么名字?
如果这部片子还没有推出市场,你会怎么设计海报?
这部片子是怎么安排各个故事情节的?他怎么切换各个场景的?
以上为汐米的学习笔记——李欣频天龙八部
高效输入系列
离开了学校,就亲自打造自我教育单!
高质量读书法
听了那么多微课,却动不起来?!
要提高输入质量,首先得懂点小技巧!
告别低水平勤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