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台梭利教室中,蒙氏区域被划分为几大区域,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叫做日常生活区,但是,这个区域时常容易会被忽略。为什么呢?每年的亲子开放日活动,家长进班观摩后,经常会焦虑的问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一直在日常生活区工作,刷桌子?编织?穿手链?不去做语数外得工作呢?”
我们打个比方,以造房子为例,日常生活区的教学就好比地基,当地基打的扎实了,孩子们在各个区域都发展的非常好,反之,如果因为一味的追求教学速度与成长,地基没有打扎实,不够稳固,即便通过三年的成长与学习,孩子们仍然会觉得学习难度的工作,非常吃力,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在蒙氏园的三年,作为蒙氏教师的我,仔细的观察了孩子们3年。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因为手部精细动作发育不完善,书写得起始,他的落笔没有力气,因此很难书写出规范的字。有些孩子因为专注力时间短暂,在进行有挑战的数学区域时,很难去独立完成一些有较大工程量得工作。例如,塞根板二、45得排列、银行游戏等。作为蒙氏教师,我们知道孩子在反复操作教具得过程中,逐步内化理解。如果省略了这些具体、直接而富有操作得教具,直接进行到纸张作业,那又谈何自主习得?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我们以书写为例。
我们知道3.5-4.5岁为书写敏感期,其中满足书写又需要两大条件:通过给定的一点向另外一点只能作出一条直线。在两点的左右两边各划一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参考《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上面我有提到有些孩子在书写时,落笔没有力气,也就是说他还未达到书写得条件。那为什么没有达到呢?如果你有观察孩子你就会发现基本字写得漂亮得,他得精细动作都不会差,反之亦然。这我们又不得不说蒙台梭利教育下得日常教育——发展精细动作。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份有关银行游戏得案例。
A幼儿进入数学区开始银行游戏得工作。铺好地毯,准备摆数卡。1,2,3,……幼儿从右向左开始摆。从1摆到9幼儿停顿了一次。时间长达5分钟。5分钟过后,幼儿继续摆10、20、30,幼儿再次停下了手中得工作,扣起了鼻子。幼儿离开工作,擦鼻子,然后上厕所喝水6分钟过去了,幼儿回到工作位置上。幼儿没有立即开始他得工作,坐在地毯上,巡视了一下四周,然后开始继续摆数卡。摆到90,幼儿将装数卡得盒子竖着放起来,再将盒盖垂直放在盒盖上,就像一个十字叉一样。幼儿开始转动盒盖。6分钟左右过去了,幼儿又开始继续他的工作。这次很快,一组很快就完成了。开始进行第二组,幼儿停一停,摆一摆,大概花了15分钟得时间,等幼儿摆完所有得数卡,离工作结束还剩10分钟…
幼儿此次工作花费了50分钟,第二次幼儿在摆数卡上花费了1h……这份工作就像一座无法跨过得大山一样,隔断了前方得道路。
为什么会花费这么长得时间?我们所需要探讨得就是孩子得专注力。专注力如何去培养?这又和日常生活区有什么关系?
我们班日常生活区有穿珠子工作,有大珠子和小珠子。孩子可以很快完成穿大珠子的工作,可是小珠子很少有人去尝试。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跳一跳能够到最近发展区,我在线上进行了手链分享赠送得环节。有了推动之后,孩子们积极了很多。包括二股编、四股编、缝的工作。幼儿反复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原来不能沉下心得孩子沉稳了很多。达到这样得状态之后,我开始给他们示范数学区银行游戏得工作,孩子可以长时间专注得操作教具,时间可长达1h。正因如此,一切后续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世界很快,孩子需要得是沉淀,厚积而薄发,不可贪一日之功。语数外固然很重要,但学习品质才为重中之重,望家长思之而行之,切勿本末倒置,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