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正宗“思品课”老师,却上了“语文”的船;上了“语文”的船,好好呆着也好,偏偏去“思品”的池子里捉鱼摸虾。
小唐,一位青年教师。
某日,她心血来潮,报名参加了“二小联盟道德与法治”的赛课活动。二选一,会是她吗?
第一次备课,一句一句,勉强试讲,一塌糊涂!
第二次备课,一句一句,再行试讲,逻辑不清!
第三次备课,一字一句,继续试讲,略有起色!
第四次备课,一字一句,二小比赛,惊险过关!
二选一,就选中了她。
一个晚上,又一个晚上,从吃晚饭到吃早饭,从吃早饭再到吃晚饭,谁知道她准备了多久,又睡了多长。
整体设计,逐句打磨,素材准备,下河灌水,上地画画……自称啥也不懂的她,突然有了“十八般武艺”。
艺不压身,未来,你一定有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三百六十招……
第五次备课,逐字逐句,一小展示,提升信心。
第六次备课,推倒重来,调整思路,契合学情,绘本再现,重点突出,功力精进。
市级现场课,沉着大气,互动碰撞,游刃有余,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调控有度,张弛有力。
看,小唐,那么美……
小曾,还是一位青年教师。
“市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恰好举行,她顺理成章地参加了。
这个大赛可“折磨”人,课前朗诵展示,现场课堂展示,课后书法摹写和简笔画。这一路下来,一个半小时能搞定就不错。
不过,这样的困难对于小曾而言,小菜一碟。因为,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有啥粮?
朗诵,音色纯美;现场课堂,久经沙场,独立设计和整合能力超快、超强;书法摹写,着实练了一段时间,不快也光;简笔画,绝对的特长,于我这般美术白痴而言,可是天才之作。
粮从何来?
来自日常的劳作。一籽一籽,一粒一粒,不负每一寸土地与时光,加之风调雨顺,自然丰收在望。
现场课,圆融的教学设计,犹如一篇跌宕起伏的故事,抓住了二年级孩子的心,顺应了孩子的认知,适时的点拨,引领孩子的认知走向完整和深度。最难得的是,一切,悄然发生,不露声色,颇有“润物细无声”之韵味。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40分钟的课,穿插了五个游戏,位于课始、课中、课末,相互联系,又各有功能,实现了相当高的达成率。这不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的极有价值的“教学游戏”。
瞧,小曾,那么美……
我,一位“中年教师”,应该向她们学习。
学习她们的干劲、韧劲和闯劲。
花开或花落,朝霞或余晖,
那是谁,
从不放弃,也不止步?
是他,是你,是我……
那是谁,
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