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一人年少
(一)梦中的医患关系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因为一个简单的阑尾炎手术死在了手术台上,在梦中我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仿佛被扼住咽喉般难以呼吸直至慢慢失去知觉的过程,我看着许多医生围在我周围不停的做着急救措施,最后他们都无力颓然的放下双手,宣布我的死亡 。
醒来后我内心害怕甚至是恐惧,刚醒来时自己以一个诡异的姿势趟着:身体半侧着,脸与身体反方向斜歪在枕头上,一只手压在身下。不知道是这样的姿势造成了那个梦,还是那个梦导致了这样的姿势。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潜意识的心理行为影响梦的行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昨晚临睡前我看了《焦点访谈》问计两会 和谐医患关系的良方,作为一个既算医生又算患者的普通人,我在潜意识里是真的害怕医患关系会越来越紧张,这种担心的心绪甚至延续到我的梦中,毕竟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吃药,不看病,别忘了好多人刚出生就是在医院里。
(二)医生,请再多一点耐心
在病魔面前,患者总是束手无策。他们把康复的愿望寄托给医院,寄托给医生。带着省吃俭用攒下给儿子、女儿买房子、作嫁妆的钱来到医院,惴惴不安的看着医生询问病情。作为医生、护士的你为什么不能再多一点点耐心,态度稍微温和点对他们说话?记得有一次一个年老的病人不会在机器上取化验单,带着小心翼翼的微笑在窗口问我怎么取,我说了一遍的时候她不懂,两遍还是不懂,我打开科室的门,走到机器前亲自取了报告单给她,她拿着报告单连着说了好几个“谢谢”,都走出去了还又转过头重复了一次“谢谢”,我看着她的笑脸,想着医院是一个给别人钱还要赔上好态度的地方。
每次看到采血室的护士态度不好的斥责来采血的小孩,我都感觉不舒服,小孩家属不能、也不敢骂护士,只能使劲按压住自己家小孩,抽一次血,小孩哭得撕心裂肺,家长看得心痛焦急,而有的护士一脸的毫无所谓。作为女人,日后必会为人妻为人母,作为护士为什么不能多点耐心?态度好与态度不好都要给小孩采血,你越斥责,小孩越哭闹,为什么不能当作自己家孩子一样语气温和的哄一哄,更何况态度不好的抽完血,你自己也不舒服。
面对排队焦急看病的患者,有的护士会来一句“你到外面等着去”,不仅不解决问题还让患者反感,为什么不能换成“请到外面等一等”?同样的七个字,语气完全不同,为什么非得用前者来咄咄逼人。
有时候病人不懂会多问两遍医生,有的医生很不耐烦的说“我说了你也不懂”,这样一句话或许会引发后面极其恶劣的医患事故。我们理解医生、护士每日见得病人太多,在同样的岗位待久了难免烦躁,可不要忘了当你成为一名医学生时口中庄严的医学生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焦点访谈》中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提到:一名肝病泰斗接近90岁了,查房时把腰弯下去,把病人的鞋放整齐,放在下床方便的位置。如果医生都如这位肝病泰斗——能为病人而折腰,那医患关系的确就会慢慢缓解。
(三)久治不愈与药到病除
在我的身边有被患者家属连捅数刀的医生,也有康复后给医生送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锦旗的患者家属。同样的看病事件,引发的结果截然相反,这里边反应的正是当下一种热门的关系——医患关系。
先说一种情况——久治未愈。一名医生的养成,从当下来看,一个“5年本科”根本不足为谈,5年本科+3年研究生+X年的规培,这才是基本要求。当其他专业的学生毕业工作的时候,医学生要一刻不能放松的接受继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对着人类这个最奇妙最复杂的物种开始自己的探索之路。好不容易出来,正式成为一名住院医师,接诊病人,一开始就来一个老病号,不明原因的反复头痛发热,医生没有透视眼,只能开出一系列相关的检查单,借助各种仪器分析病情,查找病因,可是患者不理解了,我一个头痛你干嘛让我做胃镜、查肾脏功能,而医生是根据他的主诉里以前经常喝酒应酬,大鱼大肉饮食,有时突然全身无力来检查的,肾脏功能不好导致的代谢异常等也会引起头晕头痛,一种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足以遍及全身,医生看病怎么能简单的局限于“哪疼治哪”?
好不容易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适当开药建议定期来医院复查,患者回去吃了几顿药,不疼了,立马停药。过段时间发现自己又不舒服了,一到医院特意找到上次的医生质问“吃了那么贵的药,怎么还没根治我的病?”当然这只是个别患者,但一人的态度足以代表许多患者的心境,医生可以理解患者受病痛折磨急于康复,可是患者为什么不能理解医生是人,不是神?病情反复,确诊病因不是靠两句话就能解决的。
(四)患者,请再多一点理解
《焦点访谈》中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说:要是说包好的话绝对是江湖医生。
同样是人的医生,如果和卖狗皮膏药一样跟你吹嘘“来此一帖,药到病除”,你真的相信吗?哪个医生不想做患者心中的“妙手回春”?不要总怀疑医生都会拿着“灰色收入”被患者骂“黑心医生”!多点信任,多点理解,你知不知道头疼发热复发可能是新的病因?一次胃镜检查没有让你的慢性胃炎发展成癌。年轻的医生需要在无数个真实病例中成长,一个医生永远不可能遇上两个病情完全一样的病人,这是因为每个病人个体的身体素质不可能完全一样,资历丰富需要时间的打磨,各位患者请给他们留点成长的空间。
再说另一种情况——康复送锦旗。经自己之手治愈的病人对于医生来说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喜悦,自己亲手成全了一个人的健康,这是其他职业很难体会的一种心情。那么你送不送锦旗,我的心情依然在那里无比快乐。不送是一种本分,送了是一种鼓励,因为患者的肯定 ,医生更加积极的投入下一次的治疗,心灵的慰籍,动力无穷。
《五》医患关系下的体制改革
究其原因,一个巴掌拍不响,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不是医生、患者一方所为。而缓解这一关系除了当事双方还应找到本质的原因——医疗体制的不合理。
钟南山院士提到:公立医院一定要实现应有的公益性。真正切实的发挥公立医院的职能,更好的服务患者才是缓解就医难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杨文龙说:医改的核心是医疗、医药、医保三位一体的融合。同时,他建议给予药剂师一定的处方权,对于一种国外引进、国内多次拟合实验达标,高仿而成的药,其成本很低,可是经过层层流通运输到了医院后药价翻倍,与其让医院售药,浪费医疗人力,浪费患者金钱,还不如直接从源头开药。对于一些慢性病由药剂师开药,能很有效的缓解医院医疗压力。说到医保,在我看来,国家应不只让京津冀地区医疗一体化,要逐渐实现全国医疗的一体化,让异地医疗、医保更便捷,带动更多城市在医疗方面的“非首都功能”。
当医药分家让医院利益受损时,医生看病积极性就会下降,国家应适当提高医生奖励待遇,不要为了促进医院发展取消医生编织的时候忽略后续的不良影响。医生也要借助这一职业养家糊口,自己的家安定了才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护患者家庭的安定。
我真的不想再听到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不要学医,又苦又累没出路,而且有生命危险。我也不想再从新闻中看到某地某医院几名患者检查时感染某病。那当老一辈的医生退休之后,中国的医疗事业要靠谁来撑?中国人的身体健康要让谁来保障?
画出医生和患者之间最大的同心圆,真的迫切需要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