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沈明轩一到边关,夏侯杰准备了一桌丰盛酒宴为沈明轩接风洗尘。席间推杯换盏,相谈甚欢,夏侯杰将这几年边关的严峻形势都向沈明轩一一说明:“兵力上双方相差不多,主要是敌人的马快,且各个都善于骑射,喜欢小股偷袭,令人防不甚防,加上他们的马快,当真是来去自如。另外敌人以草原为家,经常迁徙,故而又找不到他们的栖息之地,无法集中优势兵力集中突破。固守待援又不抗其扰。当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啊。”夏侯杰跟沈明轩大吐苦水,实际也想看看朝廷派来的指挥使到底有什么能耐,因为他从心底里就看不起沈明轩,他一个教书先生,不好好在京城教他的书,跑这来添什么乱。反正不管怎么说,他是公主派过来的,总得要照顾好。
沈明轩听了他的话,就知道夏侯杰并不认为朝廷派自己过来,能帮到什么忙。不过沈明轩就是那种,你认为我不行,我偏不信邪,一定要证明自己的人。但表面上也只得说到:“夏侯将军所言甚是,虽然清除边关威胁还很任道中远。不过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不出两年定能平定边关之乱。”
“不知指挥使有何妙计,到时我等都愿听从指挥使的安排。”夏侯杰好奇的问道。
“妙计谈不上,一切还要从长计议。如何跟游牧族人周旋,还要容我好好想想,还望各位谅解。”
之后大家又聊了边关的风土热人情,这让沈明轩对此地的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之后的几天,沈明轩又统计了所有的受害村庄,然后一一去调查,看看有没有新的对付敌人的思路。
经过几天的深入走访调查,才发现这些村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变,没有自卫能力,没有应对突如其来的抢劫的突发事件,但却是大丰收,村名们收获颇丰。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样自身实力弱,又有不少钱粮的,自然成了游牧民族抢劫的首选对象。有些村甚至被抢过两次。
渐渐的沈明轩有了自己的注意,他决定将这些村子连在一起,彼此之间有个照应;另外就是要帮村子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还能争取到边关军的支援。于是沈明轩马上以朝廷的名义安排了征兵。当然了所有的士兵都来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