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来临,又迎来一场电影票房的厮杀。美国灾难巨制《末日崩塌》独领风骚,影片在68个海外地区收得接近1亿美元的次周末票房,轻松蝉联了海外票房冠军。加上近1亿美元的累计票房,《末日崩塌》全球最新票房已逼近3亿美元。
影片描述,在末日来临之际,9.2级强震顷刻间夷平大地,任凭再坚固的高楼,也在弹指间灰飞烟灭。所谓钢筋水泥不过一片薄纸,大自然抖抖身子,什么都是浮云。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的确创建出奇迹的工业之花,人们凭借智慧建造了气势磅礴的跨海大桥、直耸云霄的超级高楼、载重千万吨的巨大海轮,这些令人惊叹的成就无论如何璀璨,在自然灾害面前依然渺小得可怜。
影毕,已是胆战心惊、冷汗淋漓,只听见身旁一个观众长吁一口气说,幸亏这样的末日没有到来。
美国一直是灾难片的输出大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灾难类电影便受到追捧,其代表作是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这部一举夺得奥斯卡两个奖项的电影不仅使斯皮尔伯格大红大紫,也是美国电影史上首次对生态提出关注的影片。
进入9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再一次刷新了电影票房。这部对工业时代人们滥用高科技手段破坏生态系统提出批判的电影,再次奠定了斯皮尔伯格一线导演的地位,还让影片至今都仍是影迷心中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正如影片中博士所言:生命是不受控制的。如果人类要强行改变自然,甚至妄图征服、操纵自然,必将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
此后,美国相继出品了《地心末日》、《后天》、《2012》、《阿凡达》等叫座又叫好的电影。这些影片通过光影技术还原,大手笔呈现出灾难到来时惊心动魄的场面,无一例外对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恶化提出了质疑,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大自然的强大和对人类的报复,同时也对人性之光进行了讴歌。
海德格尔提出“人类应该诗意地居住”,而诗意地居住必须有“辛劳的领域,通过这个领域仰望天空,根基却留在大地上”。生态观念正是坚守大地之脉与人类探索世界相连接的理论。当美国电影已经越来越多地把对生态、自然的反思融入其中时,我国的电影在关注什么?
有评论家指出,当代电影至少具有4种视野:意识形态视野、文化视野、人性视野和生态视野。这4种视野对应4个层次的电影境界。传统的意识形态电影虽仍有一席之地,但不再是主流。当代世界的电影潮流更多地在人性层面、在人类的整体生存处境中关注人类与所有生命的命运。我们熟知的《阿凡达》、《龙卷风》、《星际穿越》等,都把人类置身于生态灾难来临,人类命悬一线的危机背景之下展开。
将中国电影放入上述4种视野评估,不难发现,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影片依然是以东方文化、背景为内蕴和空间展开,展示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当这一作品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本该进入到生态视野境界时却似乎遇到瓶颈。总体来看,我国电影普遍匮乏生态意识,即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生态观,并把这种生态意识渗透进其作品的构造之中。
当然,我国电影中也不乏生态元素的身影。比如近日大热的《狼图腾》以及之前陆川拍摄的《可可西里》,还有冯小刚执导的《私人订制》。《私人订制》并不是一部生态电影,但其结尾处对“自然道歉”的环节却招来热议。无论或赞或贬,不得不承认这一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圆梦4人组面对雾霾、污染、林毁、地陷等环境问题,分别向大自然郑重道歉的场景,多少让观影人的心脏震颤了一下。
环境保护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大主题,在文学界早已出现大量反映生态意识的作品,欧美的自然文学已然超前我们。而电影作为一种功能齐全、普及性强的大众传播媒介,一种启迪心智、宣传与教育的有力武器,其作用也不容忽视。严峻的生态问题需要中国电影人的参与,需要中国电影人创作出有影响力并融合了生态意识的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让Made in China的国片成为光影世界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