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影视剧,常常会有这样的桥段——某角色遭遇挫折,然后顿悟或被蛊惑:“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于是走上了一条由白转黑的不归路。在不经世事的年纪,总觉得基于我们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教育,相对于身修家齐的王者模式,把事情做绝更像是霸者的行为。工作后去回想,当初可能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为人交际当然需要留有余地的情商,但做事则必须杜绝半吊子的态度。
每次作业机构的行长和客户经理上报业务时,总要在审批人面前寒暄客套几句,其中有一类表达是这样的:“你天天审批见多识广、分析专业,这个客户/这笔业务我们多少有些吃不准,还要请你来把关”。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这笔业务就在我心中自动归入了“找个理由毙掉吧”的行列。这样的做法自然武断无理,但不失审慎的态度——主办机构、主管客户经理都吃不准的业务,一个主要靠纸上谈兵的审批人要如何把关?换个角度说,如果真的依靠审批人的一夫当关来把控风险,那么行长和客户经理还要不要拿业务奖金呢——毕竟银行只有本息收回才能盈利。说到底,信贷二字,先信后贷,因信而贷。客户基于信用向银行业务机构申请融资,审批人基于信做出决策——后面这个信,首先是客户的信用,也包含业务人员在审批人眼中的信用,业务人员对客户的信心和审批人对业务的信心。业务人员对自己的客户、业务有信心,是工作能力的体现,是对审批人的尊重,更是对工作、对供职银行的负责。对客户和业务本身都缺乏明确的判断,这样报上去毙了,浪费的是自己和客户的时间;真批了,照样会睡不好觉。
对客户的态度要明确,更需要做绝的,是授信额度。现在信用风险高发,很多信审主要的风控手段就是砍额度,方法不外乎基于客户现状给申请金额打个5到8折。自己工作这么久,看到这样做风控依然还是有点方。
客户申请贷款一定是有事情要做,银行既然决定授信,一定是支持客户把事情做成,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本息的安全收回。不分析客户需求,只是根据资质、担保去砍额度这样照本宣科、自作聪明的行为,在实务中常常是放大风险的取祸之道。举一个外行也能看懂的例子:购房100万,首付30万,申请贷款70万。银行审批发现借款人工作收入不具备70万贷款能力,批复额度50万。这样的例子很常见,买房人就要再凑20万,而对于很多刚需而言,30万首付都是东拼西凑的,再借20万,只能去找首付贷(事实上这在现实中中已经成为一条潜规则,房贷砍掉的额度,客户经理正好推销一笔利率高得多的消费贷或卡透支;或者干脆推向首付贷,由民间借贷、中介和银行客户经理3方分成)。于是,理论上为控制风险而压缩的额度,不可避免的导致了高杠杆放大风险的结果。
做绝不仅反映在单笔额度,更体现在整体授信上。多头授信,从来都是单一机构风控根本无法掌控的风险行为,在实务中却又成了几乎通用的重要授信依据——
四大行批了3000万?那我们股份制就批5000万;
股份制批了抵押上浮10%?那我们城商行就批关联担保上浮20%;
城商批了票据和保理?那我们农信就放流贷……
就这样我抵押、你保证,你3000、我5000的堆叠起一个个多头融资、过度授信、短借长用、以贷还贷的催熟客户。看看如今抽贷抽倒的企业、抽贷抽成的不良,有几家是单一授信呢?市场中过量的银行面对共同的客户玩起“互相伤害”,结局注定是一个“负和游戏”。
如何破题?我曾经在之前的答案里讲过——面对多头授信的抽贷风险,除非你有能力全部接盘,不然只能陷入比谁先跑的博傻游戏——“有能力全部接盘”,就是化解这样风险的最优方法。前些时一家深陷债务危机的企业获得某银行百亿授信支持,消息见诸媒体。好奇心起的我第一时间向那家银行的审批人朋友求证内幕,对方很是淡定——我们认为该行业基本面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资产质量扎实,债务规模处于合理区间,爆发到期债务违约主要来源于流动性风险,尚未对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企业集团整体融资规模约80-90亿,100亿授信通过银行监督使用,目的就是承接全部有息债务,并给予经营流动性支持。从风险角度高度可控,营销上看也是抄底的思路。同时即使企业经营持续相差,银行也已经设计了数个可行的化解退出方案,所以在授信行看来,这笔业务实在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之处。这样做业务的思路和气度,显然比跟风多头授信,担保有形无实,企业、银行一起担心抽贷的展业方式要高明太多。
另一种颇为有效、也更加具可操作性的“做绝”方式,就是在无法避免多头授信的情况下,拿到客户的全部实物资产抵押。在经济下行期,我常常看到经营不善的企业跑来申请贷款,经营基本面不佳、前景堪忧,唯独抵押物足值,看上去变现能力又强,这样的见保即贷业务,对于很多面临业绩压力的中小银行仍然颇有吸引力。当我们翻看抵押物权证,往往会发现过往他行的抵押登记记录——很多时候我们拿到的业务或抵押物,正是他行退出的。换位思考,当我们对于正常经营客户的授信中拿到了抵押物,也就在未来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时获得了压缩退出、找人接棒的主动权!
在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初期,企业仍可凭借抵押物寻求他行融资替换,甚至扩张授信额度;而很多形式上的保证类业务,在第一还款来源质量下降后就迅速沦为不良贷款了。抓住全部实物资产,某种程度上就算是控制住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上限,就算遭遇同业竞争的无脑跟风,也很容易在必要时优先找到接盘侠。
最后几句吐槽。几年前我们引入一个新客户,一对自然人夫妻实际控制两家以上的全国性民企,再通过其他实际控制企业进行资金关联往来抽血,支持实际控制的另一家限制行业企业达10年以上,两家主要企业的其他应收、应付科目均数十亿规模,几家主要企业合计融资近百亿,名下房地产资产仅10亿元左右。多头授信金融机构40余家,除一家抵押外均为关联企业间跨金融机构互保。而那唯一一家拿到房地产抵押的机构,恰好就是我上面案例说到的那家百亿授信行。那次聊天时说到这家企业,他说这个客户他们2016年已经全面退了出来;而不久之后,我又看到客户在我行的增额申请——至于担保方式,还是关联保证。
更多资讯 关注微信公众号 财迷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