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期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包括:做人的核心———拥有爱心;做事的核心———遵守规则;学习的核心———勇于创新。我把它归结为六大好习惯:
1.培养关心他人的习惯,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根本。关心他人不仅是爱心的体现,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这个注重联系、合作的时代更加重要。关爱,是合作的基石。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关心他人的机会。关心他人,先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
2.培养尊守纪律的习惯,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规则的时代。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纪律;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可以说,不遵守规则,会寸步难行。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遵守班级规范、遵守学校纪律的意识。
3.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孩子独立规划时间、制定计划的习惯。有些孩子,玩的时候,会忘记时间;早晨起床家长不叫不起来;吃饭,家长不叫不到饭桌旁;上课,上课铃不响不往教室跑......要改变这一切,需经过教师、家长的反复训练,才能在孩子心里形成时间的观念。更进一步,则是根据对时间的规划,制定行动计划,这是一种能力。根据时间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是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基本功,需要从小培养。要启发、引导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设计自己想要达成的心愿、想法、目标。例如:周日一天12个小时,让孩子以小时为单位自己划分、安排,想要做哪些事、各约需要多少时间等,然后鼓励、协助孩子去完成他的时间规划。再大一些的计划,例如:暑假两个月,想要做成哪些事情,如何分步骤去做;新学期开始了,想要取得哪些变化、怎样一步步去实现。这样一项简单的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4.培养勤于动脑,积极发言的习惯,做一个创新型人才。人一般有畏难心理,容易的事往往能积极完成,稍微有点难度,大部分人会选择放弃。教师、家长就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孩子坚持、积极动脑、敢于创新的习惯。面对困难,首先要有信心,其次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做一个敢于创新的人。我们要提供必要的协助,要不吝啬表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培养系统阅读的习惯,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系统地阅读、安静地思考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但如果想要成长,就一定要具备系统阅读的习惯,以某个主题、某个事物、某个观点为线索,搜集相关书籍、资料,进行系统、广泛地阅读,将一个问题搞彻底、搞清楚。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购买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自己也应该养成读书习惯,建设一个读书型家庭,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
6.主动承担力所能及家务,培养爱劳动的习惯。承担家务是最朴素、也是最有效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办法,同时,也是针对孩子在学校自理生活,承担值日责任的必要训练。在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列出不同的家务,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坚持做3-6个月,孩子能够完全胜任了,可以进行调整,以锻炼其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时要求孩子能够定时、主动地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养成条理、卫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