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几年,单纯可爱,如此招人喜爱,也使得爸爸妈妈们、大人们打着爱的名义或以逗乐为目的,随意逗孩子。其实,你所以为的跟孩子玩玩儿却给孩子带来伤害,甚至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所以,请手下留情,帮孩子更好地度过童年时光。
不要随便亲吻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嘴。
孩子招人喜欢,想表达对孩子的爱,常常用亲吻来表示。但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有很大的风险性,特别是一些化妆的阿姨或者是用胡子扎孩子的叔叔。因为孩子免疫力低下,皮肤比较敏感,如果由于亲吻造成伤害,那就是不可逆的。
不要随意捏孩子的脸。
可爱的、胖嘟嘟的孩子让人看到就想捏一下,但孩子皮肤很嫩,而且腮腺组织还没有发育好,捏脸很容易伤害到口腔粘膜,容易流口水。而且成人的手上可能会携带大量细菌,直接接触孩子皮肤会使得孩子的皮肤感染。
不要随心让孩子展示自己。
孩子会唱儿歌了,孩子会背古诗了,孩子会说英语了,当父母的都想让孩子表现一下,炫耀一下。但请记住,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不要因为你的私心和碍于面子,而要求孩子展示自己。这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尊和自信,对孩子的性格起到负面作用。
不要随便对孩子胡说。
当你逗孩子说“爸妈不要你了”时,于你,可能没什么,其实对于“父母就是他的全部”的孩子却极具杀伤力。孩子无比依赖父母,对与父母的分开这件事是多么的恐惧。孩子心里没有那么多的玩笑、谎言,只有信以为真。所以,请不要对孩子开这样的玩笑,这不是玩笑,是伤害。
不要随意问孩子名字、触碰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如果让孩子选出最讨厌的话,可能就是这句。
请你想想看,如果一个身高是你两三倍,体重是你几倍的陌生“巨人”没有尊重和礼貌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回答吗?所以,如果孩子没有回应,不是孩子没礼貌,而是问的人没礼貌吧。
如果有人这样对你的孩子,千万不要碍于你所谓的面子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孩子,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对,他就是不爱说话!”
不要随便抢孩子的东西。
有的成人为了逗孩子玩,就抢孩子的玩具:“给我玩吧,反正你那么多。”这时的孩子会很无助,如果再碰上不懂事的爸妈在旁边:“给叔叔/阿姨吧,好孩子要学会分享。”这样的父母堪称无知,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可能会留下很深的心理伤害。
孩子的心灵很单纯,请不要让孩子为难,随意抢孩子的东西。
这些“逗”在不经意间会对孩子产生伤害,所以很多大人觉得好玩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就拿抢孩子东西这件事情来说,作为成为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尤其到了2岁左右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这时,孩子对于自己的东西,特别是玩具特别看重。记得一次,一个同事来家里玩,看到儿子满沙发的车,就开玩笑:“你有这么多车,给我一辆吧。”儿子紧紧看着自己的车们,一言不发,站在我身边,满脸委屈。这时,奶奶附和着:“给叔叔一辆把,别那么小气。”我一看,不行了,立马说道:“这是……的车,……自己做主,可以给,也可以不给,这不是小气。宝宝自己决定。”这时,我看到儿子刚才紧张又委屈的神情才消失了,换上了原来的轻松。
作为孩子最信任的父母,请尽力保护孩子不受到类似的“逗”,对逗孩子的成人勇敢说“不”,以免受到伤害;如果不可避免,请站在孩子的角度,及时补救,以免发生不可逆的伤害。
记得看过一个逗孩子后来得到补救的事例:一群大人和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参加一个生日聚会。席上放了一个大生日蛋糕,如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小男孩一直关心着什么时候吃蛋糕。终于盼到了吃蛋糕的时候,在一大块蛋糕下肚后,小男孩忽然不高兴了,吵着要走。一位和小男孩很熟的叔叔开玩笑,把奶油涂到了小男孩的脸上,制造了一个“奶油小花脸”,大家都没注意,只顾说说笑笑,男孩却觉得大家因此而嘲笑他,自尊心严重受挫了。
那位开玩笑的叔叔恍然大悟,连忙补救,先是制止了一位试图解释的阿姨,然后端过了蛋糕,喜笑颜开地让小男孩沾着奶油也往自己脸上抹了两道,还高高兴兴地展示自己的小花脸,问小男孩:“好看吗?哈哈,好玩吧。”大家都笑了,小男孩也笑了。妈妈说:“叔叔在和你玩,没人嘲笑你,也没人嘲笑他。”一场小风波顺利度过。那位叔叔的及时补救避免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上留下阴影。
是啊,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受到伤害那将是不可逆的。
为了孩子有更美好的童年,健康快乐的成长,请尊重每个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玩耍逗乐。当孩子如此单纯时,我们又何以忍心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
成人所不欲,勿施于孩子。
不要随意逗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