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天生是合格的父母,我们都需要不断读书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自己的亲子沟通方式。
昨天晚上下班后去超市买东西,逛到卫生纸专区,有一个导购员正在旁若无人地训斥她儿子。
我慢悠悠地逛到他们面前,她也毫不避讳我的存在一直在大声地问他儿子。大概是老师让孩子上传视频还是课堂上回答问题,但孩子没干,老师跟她交流,并且说她的孩子最近在学校有点无法无天。于是她就在超市里大场对她的孩子说:你不是哑巴,你知道吧?为什么不说?老师说你最近无法无天了,你怎么回事?
如此重复着斥责孩子,我走开了他们还在继续。
写这个无意说那个母亲的不对,我理解做为母亲对孩子不“上进”的表现的焦虑,她希望自己孩子能表现更好。我们做母亲的都一样,能理解。
之所以写这个事儿,是因为想到,孩子也需要理解,也需要尊重,而如何既能尊重了孩子,又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需要父母学习跟孩子的沟通方式方法的。
《正面管教》里说,“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很显然,多数父母做不到尊重孩子,总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指责、要求孩子,从不想,更不会问问孩子有什么想法或困扰,也不会用正面的话语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只一味的否定打击责骂他们。
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尊水平越来越低,这就是为什么小学的时候,孩子还小,父母能管住,紧吧紧吧骂几句孩子学习就上去了,而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就不服管,学习下降了,而且越管教越不听,就是他们已经从大人不断的责骂中强化了自己的“差”,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做好,因为父母都不信任自己。
像开头说的那位母亲,如果她懂得尊重孩子的重要性,能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问清楚老师为什么那么说,理解孩子的好动的天性的同时,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在学校尊重老师是一个学生的修养,用一种帮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的态度去表达。
那么孩子是不是就会感激母亲告诉了自己正确的做法,以后就会尽量控制自己?即便他不懂感激,也不会因为感受到母亲的怒气和嫌弃而感到内心荒凉,唯有爱,能改善一切关系。
当我的孩子有一门课考砸了的时候,我到他房间,本来是想数落他不多练习和复习总是玩手机,但是看到他蜷坐在床上的角落里时,我突然很心疼,就说是不是没考好不舒服?他弱弱地应了一声。我说没关系,考试就是检测你们过去一段时间有没有学好,如果考得不好,说明过去那段时间没学好,那就分析总结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听不懂老师讲的,还是自己练习不够,还是没有专心复习?找出原因,在后面的时间里改正就好了。别难过了,吃点好吃的,制定个计划,每天多花五分钟时间来学习这一科就好了。
看到他放松的神情,我庆幸自己读过的书,明白该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