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正是邻居对偷菜的人的宽容,使得他后来成为邻里赞赏有加的人。学会包容别人的错误,宽容对待他人,将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成为改变他人的一股力量。
面对别人的错误,我们可以报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邻居在撞见偷菜的人时没有立马去制止或者批评,反而转身关门进了家。当偷东西的人因为不解而去找邻居坦白时,邻居依然善意地为他开脱:想知道我的菜为什么长得漂亮尽管问,我的菜不但好看还好吃,并送他两颗菜与他分享。邻居的宽容大度让偷菜的人无地自容,以致于他一改多年偷东西的习惯,成为了邻里称赞有加的人。由此可见,宽容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够真正撼动他人的内心,从而无声的教育他人,改变他人。
宽容的人,不但能改变别人,往往还能自己收获成功。宽容是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一种胸襟,唐朝的大夫魏征时常犯颜直谏,而唐太宗心胸开阔,宽容大度,把魏征看作能够“明得失的镜子”,由此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宽容是能够为大义舍已的一种人生境界,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廉颇的寻衅羞辱报以宽容和谦让,他先国家大义而后私仇的大境界,让廉颇羞愧不已,从而给世人留下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宽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将它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宽容,也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学校应当有宽容包并的校风,才会让教师有自由施展教育的空间。正如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包容保守派的辜鸿铭、激进派的李大钊等各种不同流派、不同立场、不同国家的教学理念,才会呈现出当时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教师应当有宽容博大的胸襟,包容客观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才会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改变,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应当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待人,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多换位思考,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融洽。
作为未来的中学教师,我要坚持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学生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要不由分说一味的去批评,这样既达不到效果,长此以往可能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应当要耐心去沟通理解,多加引导,用爱去包容,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面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不要以权威自居,不容分说地拒绝,对于学生合理的意见可以大方去采纳,不但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还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的发展。
邻居对偷菜的人的宽容,使得他后来成为邻里赞赏有加的人。让我们学会包容别人的错误,宽容对待他人,不但能成为改变他人的一股力量,也终将会成就自己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