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一的班上拿书,出门的瞬间,听到导员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选择来这里?大多数的声音是:为了保本。
突然想起我刚入学的那一年,也曾听到同样的问题。班里的哀嚎声不亚于现在听到的:因为保本、发挥失常……我没有听到一个声音,是自己愿意考过来的。是啊,如果当年的分数再高一点,怎么会来这里。
我记得坐在我旁边的小姑娘听说我的分数高出这算学校三十分的时候,一脸我脑子进水的表情。“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要来这里,我们都是卡线进来的”我仍旧记得她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我也曾有一段时间,很是消沉,这是一所别人都看不起的大学,而我却是以线上三十分进来的,浪费掉的那些分,估计是曾经脑子进的水吧。我无比嫌弃自己,也埋怨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能够出生在一个一线城市,也不至于十八岁了,眼界还那样狭小。
以为到了省城,就是最好的选择。但当我听到很多人问我:上学是不是骑骆驼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原来,别人对甘肃的印象还这样落后,我所谓的好,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土掉渣的一个地方。
因此,我也嫌弃过给我上课的老师,住宿条件,社团活动……包括这里的人。可是我却忘了,第一节无机化学课我就没能听懂,我的学号是班里的倒数第二个,第一次去面试的社团并没有成功……在我眼里浪费掉的那三十分,在这里,一文不值。所有的一切都是重新开始。
我再也没有说过,我是自己选的学校和专业,我怕被人嘲笑,笑我脑袋被门挤过。可是,我却忍不住回想,曾经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曾名列前茅。只是这些在大学这个拐点上,度不重要,甚至连存在的意义都没有。因为学校本身,已经决定了学生的基本水平。
02
那一年,我抱怨过了所有人,除了我自己。
但是一年后的我,猛然发现,专业课仍旧听不懂,每次考试都是在六十分的边缘徘徊。二四六级一个也没有通过,看着同宿舍的同学一个接一个的位列优秀的行列,我突然觉得,纵然你看不上这所大学,但也不应该放弃学习。
我开始给自己找方向,拿着书去图书馆学习,带活动,读书……也是在那一年,有了元苑这个名字。我很庆幸,我在二十岁的时候,看清了自己的处境,没有放任自己睡死在宿舍里。
我学专业课,学新媒体,学录音,学写作。几乎将自己感兴趣的全部尝试了一便,纵然还没有成效,但站在二十一岁的末尾回头望去,我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是进步的,那一年写的二十万字,就是最好的见证。
曾有人问我,重点大学重要吗?我的答案毫无疑问:重要。但这是对于还在冲刺大学的同学。倘若你已经到达了大学,不论是否优秀,都不要放弃自己。
毕竟大学的学历是比不过自身的含金量的。未来可能会走得艰辛一点,但不会太低。
03
有一个学会计的同学专科毕业直接被录用为一家酒店的总会计。她说起的时候,都能想象得到她脸上激动的神情。
“我以后可以很骄傲的说:我在面试的时候挤掉了两个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到大二的时候,也在不断的说,这个社会看学历,她有些担心毕业以后还得回到我们那个小城镇里去。
但是过硬的业务能力给了她一份惊喜。是的,那时她已经有三年的工作经验。从意识到自己硬件不足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不安于现状。
世界上能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屈指可数。而这些如你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足够努力,才能够过上勉强不错的生活。
但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
04
我所听到的鄙视自己大学的人,百分之九十是处于混吃等死状态。而那些真正焦虑和迷茫的,担心自己未来走向的人,在图书馆学习或在外实习。
前两天听到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刚上就可能要考虑退学,原因无非是花销有点大。我突然又无比庆幸,庆幸我的父母,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坚持让我读高中、读大学。我比起那些没能走出来的孩子,多的是父母的支持。
很多时候,会因为看到的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差距太大,深感无力,会害怕自己的努力没有结果,但真相是那怕最后你不能完成你的梦想,但至少,你还曾有过,有机会有过。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他的过去你不曾经历,他的未来也无从预知。
人生而不平等,你的终点,可能只是有些人的起点。
可而是我们生而为人,不是要去攀比,而是要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