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和外公来我们家了,我妈一直想把他们接过来尽尽孝道,整日里围着他们两个转,我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晚上十二点才睡觉,作业也不写,午饭也是两点半才吃,这在以前几乎是不会出现的。以前还没有到十点,我妈就不停地催我和孩子睡觉,现在完全不管他们了。然而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毕竟我也没有帮上什么忙,忙里忙外全是我妈一个人。
我下夜班回来,见外婆坐在床沿,旁边的凳子上放着她没有吃完饭的碗筷,我问妈:“外婆怎么不舒服吗,怎么在床上吃饭?”我妈说:外婆想起以前的不如意,说子女总在说她的不是,没有人记她的好,说着说着哭了。外婆也是八十多岁的人了,没有想到还这么情绪化,这样说也不太对,情绪这个东西并不随着年龄褪色也是有的,这才证明她鲜活地活着啊。
我妈跟我去买菜的时候,说起事情的原委,老家的大姑给外婆带了两百块钱,幺姑给她带了一些肉,香肠,结果她不喜欢,说怎么没有人给她带点老家的菜油,但是她又不好意思向在老家的几个姑姑要这些东西。她开始感叹别人谁谁谁,生病了,女儿回去照顾半年,过世了又请假一个月,而她则没有人管。如果按照她的这个逻辑,她生病了,她的女儿也应该放下其他的事情,在床边照顾半年才对,她没有这个待遇,心里感到不平。
我妈正是她的女儿,听了这话也开始觉得不平,外婆的子女多,三儿三女,生病了理应儿子照顾,她也去照看过,只不过时间没有那么长,为什么不想着要去依靠儿子,老是说女儿的不是。又说道外婆从来是偏向儿子,对女儿不好,大姑结婚时,男方陪的彩礼,她收起来用了,大姑想买一身新的秋衣,她便推说没有钱买。又说大姑放牛的时候,牛跑了,大姑在后面追,结果跌落在结了冰的水田里,冰渣子裂开,咔咔得响,外婆走过来拉起大姑,先把她揍了一顿。外婆听到这个故事,说,没有揍,怎么可能会揍,我妈偏说,她记得真切,肯定是揍了。
又说她跟大姑两人放牛睡着了,牛吃了别人家粮食,又挨了一顿揍。我妈对外婆说,揍了就揍了,为什么不承认,外婆却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事。事情过去地久远了,没有人说得清,但在我的角度来说,觉得挨了打可能确有其事,那时候的家长可没有那么通情达理,孩子挨打是家常便饭。打就打了,不可能现在还觉得痛,只是这个年纪的外婆却无法承认自己曾经对孩子严苛过。
听到我妈说这些,我只觉得好笑,叫我妈不要说外婆的不是,她到我们家做客,何必让她不舒心,她只不过是爱抱怨而已。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拉着我,向我抱怨了两三个小时,我忘记了她谈话的内容,总之是一些让她觉得糟心的事,向倾倒垃圾一样,倒给了我。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孩子,不懂得她说的是什么事情,只觉得她这种行为非常可怕,从而心里对她产生一种不喜欢的感情,我很难承认,其实小时候她对我还是算好,除了爱抱怨这一个缺点,当我试着捋清心中,对外婆那种难以言说的感情,发现那种感觉就是:不喜欢。我不喜欢外婆,这是事实。
不管怎样都好,她已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我也不用跟她有很深的接触,她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