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的健康,高水平的活法黄勤芬老妪今年78岁,即将進阶“80后”。几年前,被一颗潜伏于颅内的脓肿偷袭。两次开颅术后,落下偏瘫后遗症,加入了“残联一族”。多年来,备受生理与心理双重煎熬。幸好老妪生性乐观,一直有着坚强良好的心态,低水平的健康,也有个高水平的活法。偏瘫致老妪形体畸形、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然而,面对病殘,老妪并没有太多沮丧悲观、茫然失措。既来之,则安之吧。老妪怀着顺天应命的心态,把偏瘫残疾视为上天摊给我演绎一个人间戏剧舞台上的苦难角色。权当自己是个演员,痛快地把它接过来,并要演绎得出彩。让失去生活自理和行走功能的患肢患腿康复,个中艰辛局外人难以体会。从緾绵床第到能站立,进而拄杖蹒跚,从举手投足都无能为力,到能生活基本自理。每一步突破都吃尽苦头,精疲力竭。常自我揶揄: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这么命苦,每天干苦力活。话虽这么说,老妪却始终保持轻松心态,坚持康复训练。不论寒冬酷暑,从不懈怠。有时干脆把这桩苦力活当玩耍来进行。经常边走边喊着:“要老命就要拼老命,拼老命才能保老命;不去拼老命就要丢老命。”常逗得在埸老友病友哈哈一笑。病殘者不妨来点阿Q精神。偏瘫后,我手脚畸形了,步态变样了。难免感到难堪。阿Q的精神胜利法可助老妪消除变了怪模样的难堪。心想:这不正是上帝所设计的这个苦难角色的形体特征么?少了这一畸形外表还叫偏瘫?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角色,少了这一个,这部戏就不完整了。再说生活中有多少比老妪严重得多的殘者,他(她)们中有许多活得光彩夺目,常人无法望其項背。换角度一想,老妪通体轻松。常有亲朋电话问候,老妪总是嘻笑调侃地回答:“嘻嘻!还那样,还能怎么样?老天把我变了样,此生就是这模样。保住这个样,老妪就算是好样”。对方觉出我放松的心态报以开心地一笑一乐。,护工、轮椅、手杖是殘疾人的尴尬伴侣。老妪却拿“伴侣”苦中作乐,把轮椅视为私家奥迪,视手杖为形象代言人,尊护工为领导。老妪不习惯人们怜悯的目光。因为老妪要演绎的是一个身殘志不殘的角色。怜悯是对这个角色的不理解。以往外出旅游、公园赏花、同学聚会、拉二胡、烹饪等等都是我最爱。病殘后,与这些无缘。老妪很快寻找到了别样的老有所乐。把兴趣转移到阅读文学名家名作、背诵唐诗宋词、上网聊天、练习写作、弹电子琴等。网络世界很精彩。拥有它,使老妪这个“桃花源”中人与外部世界拉近了距离,没有陷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困境;读书写作助我增强记忆,提高智力,缓解脑早衰;弹琴唱歌是老妪释放苦闷、娱悦心情最好的良药。尽管水平不入流,只要琴声一响,便心旷神怡,烦心事烟消云散。老妪术后几年,先后写过三部家族回忆录和多篇散文随笔,既养脑健脑,又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可资纪念的资料。网络上有个流行词儿叫“活法”。我以为,活法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样的活法有利身心健康,让自已感受日子过得充实、开心,就可谓高水平的活法。老妪:黄勤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