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就会有是非、圈子、帮派。
有人说“环境塑造人”,也有人说“人创造了环境”,看起来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也都是“执一”之论。何为“执中”之论呢?想来想去,还是马克思说得好:“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说到环境,大家下意识里想到的是自然环境。殊不知,人文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构造,在定义一个人是谁时,其影响要远远大于自然环境对人的生理干扰。
网络时代也不例外,甚至更加明显。因此,简书的用户画像,怎么能少得了简书里的各种圈子呢?
2
前文简书用户画像行为篇里,我简单说了说“读”。其实就“读”而言,其复杂程度要远超“写”,相对而言,“写”是比较自我的行为,而“读”则与环境生态有关。
有“读”即有“论”,有“论”即有“评”,在一个“文创”平台,评论就是写作者的环境生态。在传统文学圈子里,评论家比作者更能够左右一个时代的创作。在简书,“作者即是读者”的理念设计,更加放大了评论的作用,因而催生出各种各样的“圈子”,构造成简书用户较之于传统创作圈更加复杂的生态样式。
要问简书有多少圈子,恐怕简书官方也无法进行精准的统计——在简书用户之间建立的微信群,是简书官方无法掌握的数据。因此,我也无法窥探简书圈子的全貌,只能根据我自己的调查分析,给出一个大致的分类。至于这个分类是否准确,我只能说是一家之言,欢迎讨论补充。
第一类是“兴趣圈”。
前文说过,在简书写作,基于兴趣的是大多数。然而人的兴趣是多样的,除了舞文弄墨之外,栽花种草、琴棋书画、读书旅游、娱乐健身等等等等,都是兴趣。
因为爱好相同,情趣相近,呼朋唤友结同好之谊,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更何况文章一事,也因为这样的交往互动而增添灵感色彩,用佛系的说法,这是“增上缘”。这也是简书这个平台最有魅力最吸引人的地方,源源不断产出的,是互联网上的“正能量”。
然而人的行为,并不只限于表面的动机。按照“动力心理学”模型,驱动人的行为的并非意志,而是需求。兴趣只是人的需求之一,甚至还不是最急迫的需求,是在基本生存和精神体验没有结构性缺失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动力去满足的需求。
当一个人的生存和体验出现结构性缺失,那么两大需求就会凸显出来,并且更加急迫,那就是情感需求和利益需求。
通常,情感需求和利益需求是人一生最基本最现实的生活构建,需要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加以解决。这既是一个人一人生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基础。
但是,还是那句话,现实是骨感的。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自己的生活不满又无奈,积攒了很多的匮乏感和挫败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寄托与安慰,不免在自己的文字中流露出来。
这样的人多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简书江湖的另一道风景:抱团取暖的情感世界。
第二类圈子:“情感圈”
情感话题永远是互联网上最丰富多彩的题材,同时也是最容易翻车引起撕逼大战的话题。何况,简书平台上女性用户占多数,这样的情感圈子在数量和影响上超过兴趣圈,也是情理中的。
要说明的是,用户是活生生的,其内心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机械地理解用户的行为,更不能对用户进行人为的划分,否则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机械论的错误。
心理动力模型的建立,使得人的潜意识与行为模式变得有迹可循。同时,不同类型的圈子,因为其关注点的不同,所对应的人的思维方式的不一样,会形成不同的群体精神样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参与者的行为。一个人能长期呆的圈子,一定满足他内心的某种需求。这也是社会性与文化学观察中公认的事实。
这就导致了在兴趣圈和情感圈里,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有言行表达的差异,从而形成一个圈子的“风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场”和“调性”。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这样的气场与调性,人和人之间就会形成气质感应,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心理态度。
即使在同类型的圈子里,不同的圈子之间也是有调性差别的。也因此,一些圈子会不知不觉地发生类型转化,或者根本就介于二者甚至多者之间。这才是真实的情况。
我在思维导图里列出的圈子特征,未必符合每一个圈子的实情,也不是什么评判的标准。但总结提炼出来,对于简书用户识别自己所处的环境,找到圈子“调性”的原因,甚至对圈子中发生的言论与事件做一些深度的思考,应该还是有工具的价值和借鉴的意义的。
至于我是如何得出这些归纳结论的,这就涉及到太多心理学的知识和我在简书的大量观察佐证,感兴趣的话,我们另文再做交流。
第三类圈子:利害圈。
这个圈子最简单,也很好理解,是我在简书观察中最感轻松好笑的部分。相信阅读本文的各位对这类圈子也并不陌生,所以就不多说了。
要提醒的一点是:利害圈也分调性的,它可能是纯粹的利害圈,也有可能就附着在兴趣圈和情感圈的伪装之下。对这类隐性的利害圈要特别留意,别被人情感绑架或者道德绑架了。
在下一篇简书用户画像里,我会继续解读“角色”这个话题,事关我对“清流”与“泥石流”的理解,敬请期待。
本人拒绝一切粗俗污秽谩骂式的评论及文章回应。欢迎文明评论,欢迎写文讨论!
(声明:图文原创,转载使用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