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地方在一个叫张家冲的村落,这里群山巍巍,云水悠悠。
张家冲离县城需一小时左右的车程,但附近有高铁和高速经过,对外交通比较便利。日常出行却不是那么方便,去高铁站的班车一天只有几趟,要提前在路边候车,否则只能包车。去镇上没有公交,记得到达的第一天,在镇上买了凉席,回学校后,发现粗心买错了尺寸,朋友已经驱车回长沙,无车可用,滴滴打车无人接单。几天后发现这里的出行方式有爬爬车和摩的,顿时心安。
吃住都在学校。承蒙学校关照,住的地方简单但舒适,一个大柜子将空间隔成前后两部分,因同住的本校老师未曾搬入,暂时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幸福感满满的。学校食堂供应三餐,餐费一月一结,早餐清水面条或米粉,午餐一菜一汤,晚餐因为就餐人数少,基本只有一个菜,没有挑剔的余地,恰好可以减肥。唯一的问题是口味偏辣,大部分时候被辣出香肠嘴,不停喝水缓解刺激,上星期肠胃痛了一天,吃了些药,躺着休息,第二天也就慢慢好了。
几乎所有学生午餐都在学校,因为午餐加午休时间仅有一小时,只有极少数附近的学生会选择回家吃饭。食堂会事先按班级备好饭菜,分别装在两个大桶里,下课后每班派学生抬到教室门口,学生根据个人份量取用。某天在操场上遇见一个瘦小的女孩,约莫七八岁的模样,独自搬运一大桶米饭,明显力气不够,憋红了脸,大桶子只能在水泥地上被拖着缓慢前行,摩擦着发出沙沙的声音。向前询问为何不像其他同学一样两两合作抬到教室,小女孩很胆小,用微弱的几乎不可闻的声音说没有人陪她,于是帮她抬起,出乎意料地重,憋足了气送至小学二楼,她怯怯地道谢。楼道里遇到一批又一批运送饭菜的学生,心里不禁为他们点赞。
晚餐前的课外活动时间,初中部的同学们在操场上打扫除草,间或打闹嬉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孩子与大自然天然亲近,体验季节变化,知四时之风物,这一点不知比城市孩子幸福多少倍。
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校园铃声频率很高,暗中关注了一下,约有三十来次的铃响。对于习惯了午休,现在课程基本被安排在第四五六七节课的我来说,要适应这样的作息还需要时间。四五节课之间的一小时,是没法午餐和午休兼顾的,晚自习回到宿舍后,总有点晕乎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