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 新学年心理第一课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二周,完成了我的一二五六年级心理课每班至少双周一节课的第一次轮转,因为9.12~9.14五六年级外出社会实践,还是有几个班没有上到心理课,如此其实也不算完全的实现了第一次轮转,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接触,让我对他们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心理课也有了新的理解。

第一次的心理课我设计的主题是《很高兴认识你》,毕竟都是第一次见面,怎么也得要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在课堂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都有认真的介绍自己,同时也想要尽可能多记住一些学生,但是24个班轮转下来,我真的没记住几个学生,不过一二五六四个年级,不同年级学生们的感觉大概有了个底。刚好看到咨询室有非洲鼓,儿童款的,那倒也很方便携带,所以我去每个班上课时,都是一手拎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个小玩偶,另一手抱着个非洲鼓。

24个班一轮游下来,也会发现几个神仙班级,最喜欢的是五年级的一个班,全员活泼可爱,保留住了儿童的纯真的同时又很守纪律,一个个还超有梗,很有料,多才多艺大大方方展示不扭捏,特别强,这背后的班主任我不认识,也会知道这位班主任很厉害了。

一年级的小萌新,对于规则和纪律不是很懂,很多成人化的语言是不太清楚的,如此也就需要更多的弯腰、低头甚至是蹲下的时候,这样与他们能够更多的亲近,有一些孩子亲师性强,自然的会容易吸引到教师的注意,同时一些特别爱动的学生也是比较被关注到的。其他的学生当觉得不太被关注的时候,可能自己也会开点小差,身体微侧一下、小手摸摸小文具或者眼睛看看其他地方等等,所以课堂上也需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很多设计。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小学一年的学习体验,整体状态要好很多,但是在课堂上要有多么标准有序的纪律是不太能实现的,所以我也没有去做这样的要求。有一点比较好的是,他们整个班级的同学都是认识的了,哪怕有转学生他们基本上也很快的就认识了,在我去上课的时候其他人至少是能够说的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六年级呢,6个班我其实没咋发现感受比较好的班级,这应该是跟六年级的学生防御比较多不会轻易敞开自己有关,也可能我的课程设计还不够打动他们,倒是有两个纪律问题比较有印象的班级,我会提醒自己单周每周三早上要记得多吃一点。

每堂课开始就是我给学生们做自我介绍,然后带他们玩一下节奏游戏,接着就是不同年级做得不同形式的课程教学。一年级我拍几下鼓,高中低音的切换,不同节拍的改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相关数字概念,感觉也实现了一次音乐+心理+数学的跨学科实验。

二年级因为他们都比较熟悉了,我让他们每个人都拍了下鼓,用戏剧游戏的形式,每个学生拍完鼓,说出自己的名字是XXX之后,再请其他人和我一起回应这位同学“你好,XXX”,这样师生和生生之间有了互动,每位学生都拍到了鼓,他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五六年级,我会可以强调一下,把玩偶拿出来说这是“花”,摆弄出“鼓”说这是鼓,填空猜四个字的游戏名,这样他们也比较的能投入进来。过程中,最开始的一两个班因为纪律刷新了我的认知,所以后面的班级我及时调整规则,引入了惩罚机制,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惩罚力度不一样,有的是深蹲5个,有的是俯卧撑10个,有的是波比跳30个,体能强的倒也不认为这是惩罚,反倒是在说自我介绍的时候,五六年级的学生觉得这算是“惩罚”,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说要有一点区别的话,那就是五年级还比较能配合做自我介绍,哪怕至少说三句话,他们也基本能做到,六年级的学生很多都不太想说,甚至有几个学生强硬的就是不说,那我能怎么办呢?当然是尊重他们啦,心理老师要经常自己给自己洗脑“在学生团体里,允许一切发生”!这句话严格说来其实也是有在遵循一些规则的前提下再这样的允许,不然过度的允许,那我也是害了他们,我想我的允许更多是想要尝试给他们多一点的理解和包容,信任和期待。

同样,六年级也有给我惊喜的地方,就是当我询问心理委员的时候,他们都很积极,这是我以前在五六年级很少见的,因为毕竟是心理委员嘛,他们自己会脑补心理委员是不是要做什么“背叛”同学的事情,在这边他们似乎是没有这个顾虑的,那也挺好,可以多多尝试带一批心理委员出来。

隐约记得在哪个六年级的班,当选出男生女生的心理委员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嗨了,不知道是他们自动已经磕起了CP,还是本来就是同学间有了八卦CP,这个现象似乎也可以做个有意思的心理课了,有时间到时候尝试上个CP主题的心理课吧。

首轮心理课师生互动结束,期待新一轮的精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