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b站戴锦华老师关于《数码时代的孩子在未来会构建出何种社会关系?》的视频。
讲述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的便利,人们开始越来越难感知到“他者”的存在。
那些穿着黄色、蓝色、黑色制服的人们,似乎异化成了外卖软件、物流页面上的一个符号。
我们越来越感觉不到身边人的存在了。
曾经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外卖小哥因为买家多次催单,甚至最终打下差评而在路边崩溃大哭。
评论区里无不同情小哥的遭遇,唾弃不近人情的买家。
但在个人生活中,当我们点外卖迟到了二十几分钟;当说好次日达的快递被误点,我们是否都能保持这份宽容呢?
甚至在“次日达”、“准点送”这些资本家的口号喊出来的时候,
是否就已经将外卖员、快递员放在了冰冷的生产链条上,异化了他们?
思及此,只希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病态的社会关系。
可以自然地、宽容地与这些拥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进行交往。
也要意识到当代社会很多对所谓正常人的要求,其实是极其病态的不正常的。
处在这个异化的社会,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嗅觉,有反抗的精神,以及乐观的心态。
在考虑外卖/快递小哥到底还是不是“人”的同时,也要意识到
“我”作为一个个体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否有被社会、被自己当作一个“人”在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