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上海的黄浦区,徐汇区的各个街道都逛了逛,感觉挺有意思。
每个礼拜去逛两天,挺好。
刚才楼下热身的时候碰到教授了,聊了一会。
他说:好多天没看到你了,出差了?
我说:没出差,受您的影响,前几天到黄浦区,徐汇区,挨着街道逛了一下,稍微打开了一下地理认识 。
他说:有啥感受没?
我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后再提起黄浦区,徐汇区,不会再陌生了,有了一种熟悉感。
他说:还有吗?
我说:再有就是见识到了大上海的繁华,也看到了繁华之下,还有很多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保洁大爷 ,同时也有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身着讲究的“成功人士”,看到了形形色色。
他说:以后有机会,多出去走走。都说身边无景色,其实,是没用心。
我说:我是准备把上海16个区,106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都转一转,看一下。
他说:你的这个想法挺好,就是有点花费时间。
我说:确实是要花很多时间,特别是市区很多地方,不能开车,不能骑摩托车,只能走路和骑自行车。
他说:这样看的才更清楚
我说:哈哈,就是太累了。每天骑车子3个小时,而且还是在走马观花的情况下。
他说:可以制定一个长期计划,不要那么赶。可以用一个月转一个区,这样的话,可以提前做充足的准 备和计划。再者,每个街道的历史文化,每个重要景点,每个富人区,都可以去多去研究一下,做一下 攻略。
我说:我也是受您影响,您说想长见识,打开地理视野是初步,所以,我就想着,既然远方去不了,那 就在能去的地方去看看吧。
他说:多出去走走,对一个人的视野是非常有帮助的,你这次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你看到了上海的繁华 ,你也看到了繁华之下的快递小哥。这些,都会让你对这个社会的看法更加立体,不再平面化。看的多 ,才能见识广。还有14个区,可以放慢一点,不要一天看一个区,慢一点,你能看到更多。
我说:确实是,如果不做功课,只是这样走马观花的看,很多地方看不懂,比如,武康大楼的历史,人 文,曾经出现过的名人,曾经在法租界发生的故事,这些,都没整明白,单纯靠看看,也就只是看看了 。
他说:所以才要慢下来,先做剧本,攻略,然后再去看。当你知道这些历史背景之后,再去看这些,你 看的角度,层面,都会不一样了。
我说:哈哈,可惜,看的再多,也不能帮我赚钱。
他说:要说能也能,要说不能也不能。
我说:这话怎么说?
他说:说能,是因为,你打开了地理视野,增加了见识,会潜移默化的增加你的阅历,间接的增加你的 能力。你真的把上海玩透了,当个高级私人导游,不也是赚钱的门路吗?
说不能,是你只是转了一圈,没有深入的思考,那就对你没啥太大的帮助。
我说:导游,估计我是当不了了。
他说:我只是打个比方,但是,当你真的把上海的106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都用心的走过一遍之后, 你的生活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最直接的就是,你的内心的变得更加充实,最起码不会再无聊了。
我说:不再无聊?
他说:是的,你读过很多书,有时候也会无聊,你认识很多人,有时候也会无聊。唯独你去过很多地方 之后,你的整个心,就不会再无聊了。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我说: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感受,可能以后会有吧。不过,有一点是真的变化了,就是对上海不再恐惧了 。感觉到哪里去,抬腿就去了。
他说:这个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还可以把人加进去。
我说:人?什么人?
他说:你可以每到一个地方,认识一位比你优秀的人。这样的话,你既开拓了地理见识,又增加了人际 交往阅历,一举两得。
我说:我认识人少,去哪里找这些比我优秀的人啊?
他说:你忘了我之前跟你说的了,只要你想,就能认识到。
我说:哈哈,用心去找。
他说: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