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姜太公,我们应很熟悉,主要是看了封神演义,那里面的姜太公可神奇了。但正史野史都表述的姜子牙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
为什么说是大器晚成呢?姜子牙年过七旬才得以出山,他的出山之路也设计得很奇特。
商纣王统治期间,有个诸侯国周,国君姫昌爱民如子,礼贤下士,七十二岁的姜子牙1想投奔他。有一天,子牙获知姬昌要外出狩猎,就在他要经过的渭水河畔垂钓。子牙钓鱼用直钩,还不用鱼饵,并且把钓钩离水面三尺高。在今天的人看来,他姜子牙是不是有哗众取宠,引人注目之嫌?这哪儿是钓鱼,这分明是在钓人。不过事实他也真是在钓人,哈哈。
姬昌在河边看到这个奇人,很是有趣,便主动与子牙交谈。子牙那面试的机会就来了,天文地理,天南地北,政治军事都通通给姬昌吹了一通。
哎呀我的个娘,姬昌心想,这不就是祖辈曾说的会有一位圣人来助周国的圣人么?于是姬昌就诚邀姜子牙和自己一同乘车回去。
回去后,姬昌尊姜子牙为太师,姜子牙的人生发生了改变。姜子牙在治国治军方面确实很有一套。是韬略思想第一人。
后来,姜太公帮姫昌的儿子姫发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姬发把齐地的营丘分封给了姜子牙。
营丘虽是少数民族,当时还在混乱之中,但姜太公治理封地很有一套,他修明政教,沿袭风俗,简化礼仪,发展工商业,发挥渔业、盐业的优势,使齐国很快成为一个大国。
再后来,姬发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周武王的两个弟弟叛乱,周成王命姜太公前往征讨,姜太公由此得到了征讨诸侯国的权力,齐国也发展成了一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