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同学写了几篇文章,时间一长就写不去了。大家都知道平时要积累素材,不过部分同学在实践的时候还是会碰壁。
今天我们系统的讲一下如何收集素材。
首先,我们要建立收集素材的流程。分三个步骤:素材来源,素材类型,收集处理。
第一是素材来源。
生活中处处有素材,所以只要建立一个习惯就能随手收集了。比如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情,看过的电视……对你产生了启发,就可以随时收集起来。
阅读是系统学习的最好方法,其中的素材也是经过推敲的,质量比较高。我在手机上装了一个全能扫描王,可以先把想要的故事素材拍下来,用这个软件识别成文字。这样保存到云笔记,以后更便于查找。
微信公众号,微博,其他手机app也经常能碰到好的段子,好的素材,可以直接收进云笔记。碎片化信息虽然不够系统,却是不错的素材来源。
素材的来源各不相同,你可以细心的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素材来源的整理。
第二是素材类型。
了解素材属于哪一类,才能有调理的收集。我把素材分成了4类,故事,类比,金句,图片。
书上有一个好的故事,或者有支持某观点的案例,我觉得很经典,或者以后能用上,我就会直接通过软件拍照识别,收藏到云笔记。
例如读非暴力沟通,我学到了非暴力沟通的讲话方式,并且作者举出了祖母对待流浪汉的案例。当然故事一般不能过长,要简单几句话能讲清楚的,否则素材显得太臃肿就很难被使用了。
什么是类比呢?就像雷军的一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很形象,也很容易被记住。
金句就比较好理解了,马云说了句: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被很多人推崇。
好的图片,胜过一篇文章,这里就不多论述占用大家时间了。
第三是收集整理。
整理的过程相当重要,也是最后一步了,做的好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可以把故事转化成自己熟悉的语言,关键词可以提亮加粗。最后取一个好的标题,并加上适合的标签。
能被找到的素材才称的上是素材,所以尽管繁琐,却相对比较关键。我们不用每天进行整理,凑时间几天整理一次就可以了。
这样看下来,大家一定觉得太麻烦了。好素材太多了,每天这样收集,想想都退缩了。其实这个就像写作,前几篇能挤出1000字能折腾几个小时。写的多了,1000字只是打底的吧。
而且积累到一定程度,很多素材你都看不上了,自己眼光高了,每天需要积累的素材反而少了。
有了素材,一定要经常去看看,多复习一下,我的写作灵感经常源自于这些素材。
建议你不要一直盯着所谓的“大事”,高大上的道理往往比较难懂,不接地气。我一般喜欢关注小事,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折射出来的人生智慧更适合大众,小人物身上更容易挖掘出好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