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场战役还未结束,从1.20至今,所有人共同经历、参与了一个月。这对不同人们对意义并不相同,可能是前线参与猛烈战斗的一个月,可能是线下恐慌愤怒的键盘侠,可能是投机倒卖医疗用品的商人,可能是忧心忡忡前路未卜的企业家,可能是取巧珍惜长时间与家人共处的普通百姓。对于我而言,是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一个月。
失去,用在时间的概念上可能有点奇怪,你经历了时间,但不应该失去时间,因为你本不曾拥有时间。它匆匆而过,来时不需要通行证,去时不需要墓志铭。但昨天,我意识到,我失去了它,一个月的时间,就像我曾经拥有过。
昨天是月度复盘,刚好日子上与宣布疫情作战的1.20刚好重叠。竟然是如此巧妙。于是更是认真回想了这个月都做了些啥。我忠诚地记录着,反思着,看着原计划纷纷出现0%的红色进度,越写越觉着想给自己两大嘴巴。是的,即使你感觉到很美好很恣意,但数据不会骗人,0%就是0%,散落在一片红色海洋里的小丁点绿/橙,说明我并非不做事,但是都很少,避重就轻的做着。这种感觉像是说了谎却回头被当众拆穿,做那些小事都是成功骗过自己的满足感和虚荣心,但在理性面前,简直是十分羞赧。我这并不是对自己严苛。算了,严苛也无妨,这是写给自己的对话,难道还需要装饰吗。老公说我难得,我倒觉得严于律己,这本该是每个人的本能和义务,他是支持我的,并不觉着这是个怪物。我若是理性的怪物那倒好办,许多事就能办成了。
后来制定了3月份的改进方案。对的,没有听错,对待自己是个严肃且认真的工作。多少人不明白且做不到,所以每年年初立Flag但从不实践,简直是惺惺作态,不值得可怜的。我只佩服那些踏实努力的人们。我的改进方案中,首先是严格做到日复盘和周复盘,以免过了一个月才发现收获可怜,就真怪不了时间无情了,只怪你对时间不够尊重。其次是修订了一些可行性不强的todolist。最主要还是不要过于随意改变原计划的时间和安排,否则就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一招落下,全盘拖沓。在这里我没有用拖延症的概念,因为背后的原因我总是知道的,不需要用一个额外的名词去一概而过,且该名词对前因后果和实际解决方案并无益处。
我失去了一个月,就像生命中少了一个月,就像错失500万。这么说有点过了,但必须写下来。不知道有没有人同感,但我不在意。只是不希望一年后说的是“失去了一年”,一辈子后说“失去了一辈子”。正如从前我最不喜欢的词“我本该”“我本可以”,及时止损,亡羊补牢。为了能让自己继续努力下去,还是阿Q一下:“一切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