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滤去背景信息,实际上说的就是一个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快成熟,将来能担负重任而采取了冷酷无情的教育方式,结果把一个还算聪慧正常的孩子从小就进行精神折磨,搞得他得痛苦不堪,从而走上了歧路和绝路。到了孩子成年,这个父亲一看,咦,这个孩子怎么搞得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算了不要了。结果就把亲生孩子给弄死了的故事。
很残酷对不对?
事实上韩国是个以孝为本的国家,却拍出了这样质疑家长教育的片子,这很让人高兴。反观在传统文化消失的差不多的中国,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反思。反而是,“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把你生出来,你不感恩,反倒怨恨父母,你还是一个人吗?”这样的陈腐烂渣比比皆是。
一个人一出生,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了,从外界的刺激形成自己特有的性格。来自父母积极的鼓励,畅通的交流,坚强的保护,爱,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大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都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顺,自己能力不足而产生的沮丧。如何把自己的种种的负能量,不发泄到家里最弱小的孩子身上,是一件非常需要努力的事情。对孩子天生的潜意思里的父爱,母性能抵消住一部分;人性的善良,对弱小的生命的怜悯能抵消一部分;身为父母的责任的正确认识能抵消一部分;自己的坚强性格;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小时候的照顾的榜样都能抵消一部分。
可谁能全部做到,谁能天天做到,谁能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都能做到,很少很少。身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是那么的不容易。每个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坚持,尽量注意,很辛苦很辛苦。
我觉得中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年轻人出了问题,上一代人,再上一代人都 出了问题。家风能传承,冷酷也能流程。现在有的年轻的父母看孩子的冷酷眼神,就 和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小时候看他们的冷酷的眼神是一样的。有的年轻人想做好父母,温柔的父母,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因为他们的父母从小就没有好好的对待他们,从来没有以身作则的告诉他们好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墨守成规很容易,突破自己很难,需要自己开辟一条自己从未经历过的路。
每个对孩子不好的父母都有自己的理由。
这部电影里的理由是,身为一个国家的王就是要从小比别人做的好,你不行,就不能做王,麻烦你给别人让出位子。50年代的父母的理由可能是,家里条件不好,孩子生的又多,精力有限,纵使有父爱母爱我也只给我最讨人喜欢的那几个孩子,余下的孩子你们就有饭就吃,有衣服就穿,有你们没你们都是一样的。70年代的父母,如果正好他们自己父母喜欢的几个孩子之一,那他们就继续把父爱母爱传承下去,如果是被父母的爱淘汰的几个孩子,那他们大部分也会对自己的孩子很冷漠,他们的理由就是我父母也从来没有给过我爱,所以我也无法给以你我的爱。90年代的人,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独立思考,我认为从这代开始,父母会对孩子有更深入的思考,对自己身为父母的责任有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