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整理】
对于男生来说,女人的笑是最美的,不关乎化妆多美。因为女人的“笑”对于男人来说代表:你对他感兴趣,他会感觉自己是有能力让你开心的。
约会时,其实男人的心理活动比女人还多,因为约会是他发起的。
学习是从学会开始的,只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一点点刻意练习,就会获得可持续性的美好生活。
信任打破很容易,重建很难。
如果能理解 “世界是存在即合理的“,就会知道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对错,在对方的背景和处境下做出行为和想法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成长” 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去生活,更好接近身边人,而不是一个人跑的很快,撇下所有的人
【沟通分歧复盘】
❗️沟通时的小技巧:
沟通分歧时用一些可爱的言辞,让气氛更和谐。比如:“臭脸猪”,对方听到的时候就不会特别生气,也能意识到自己当下的状态确实很臭脸。Get啦~~
❗️害怕去沟通解决分歧的原因?
1. 因为自己就处在一个随时作战的模式,对方也会处在一个备战状态,那二个人一沟通就会激战;如果自己是发出共同解决问题的邀请函,肯定对方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对方就很容易心平气和的一起商量。
2. 前提是自己做好的情况下,对方若是习惯我们长期作战的沟通模式,那他们也会养成一个阳性能量充足,极具控制力的模式来对待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使用“多说我,少说你”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如果对方是一个纯阳体质的人,在遇到分歧时,你越逃,对方越生气,越要抓着你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把对方最暴躁的一面激发出来。这种沟通是无法逃避的,但对方沟通的态度可以相互沟通
❗️ “沟通不是单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沟通是相互说自己的想法,找到共赢空间”
以前的我就是如此,一直啪啪啪管自己说,听不见对方的话,一定要让对方按我说的来,看见我的委屈,这样的沟通就是单方面的演讲,不看对方的需求,就永远不可能有共赢空间。或者只能牺牲对方的利益,来成全我,但这种不平衡的感情肯定是不持久的。
❗️“情绪是不能积压忍耐的,一定要及时沟通”
这句话太真理了!不断积压情绪,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等到某一天忍无可忍爆发的时候,对方还会觉得你神经质,不可理喻。为什么以前做同样事情的时候没生气,现在发那么大的火呢。而且也会影响到对方成为一个小心翼翼、不敢放松下来的人。所以有问题一定要在情绪初生的时候及时沟通,莫等火山爆发呀!
❗️“关注点在哪里,人生就会不一样;无我才会勇敢,无我才会真正看见对方”
比如:得抑郁症的很多人都是过度关注自己,那些做慈善一直在关注他人的人,都没有时间抑郁。
“得抑郁症的很多人都是过度关注自己,那些做慈善一直在关注他人的人,都没有时间抑郁”,这句话太对了!!联想到我的母亲,她就是因为过度关注自我,得了抑郁症。虽然能理解她受了很多苦,但她的前半生一直活在自己受了多少苦,别人是怎么伤害她的,只要一和她沟通,就全部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从来看不见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做。想法太固执。
很多时候,想想力的反作用力,自己受到伤害,也要想想自己是否有问题,理解下他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太自我为中心,永远都不可能幸福。
就像一稼老师说的,她在上课的时候,不怕说错话,只要能帮助学员就好,注意力全部放在对方身上,呈现一种 “无我利他” 勇敢的状态;反之,过度关注自己,就会害怕说话话,怕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这样就会把自己的能量压制下去。“我我我”是一种很大的阻碍,是一种和外界切断链接的状态。
❗️“沟通中,不懂就问,反而代表你在认真听对方”
这一点真的是从义务制学习就知道的底层逻辑,没想到运用在情感中也是如此!不懂就问,并且是高质量的问题,那对方肯定会回答你,因为代表你在认真倾听对方,同时,也会激发对方更清晰的述说,因为这样能让你能容易听懂他。但自己很多时候都会不耐烦或者害怕被对方反驳拒绝,就不懂装懂,结果一反问就露馅,这样反而更容易刺激到对方。这一点运用在工作上也是如此,不懂就问,把注意力放在完成目标上,而不是过度关注自己,害怕自己说错话,害怕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这样能量就能全部聚焦。
❗️“事先沟通期待值,做不到的事不要满口答应”
做不到的事不要为了敷衍满口答应,或者事先沟通好期待值,让对方心里有个底;如果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到,伤害的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度,而没了信任,很多事情沟通起来就非常难。这一点真的是底层中的底层逻辑,因为被人放鸽子的感觉确实很难受,运用在情感、工作中都是如此,建议信任很难,但打破很容易。
❤️【课后作业——“忘我倾听“ 练习】
学以致用,当天和一个未谋面的男生有个晚饭局。刚见面聊了几句,感觉这个人有些高冷,当时就觉得感觉不太好聊天,吃饭时,我试探性的问了些爱好啥的,感觉对方不是很有兴趣。我想到他在创业,就切到了创业的话题上。其实我对创业话题并不感兴趣,但是看他说的很尽兴,越聊越high,我就一直看着他的眼睛,刻意练习非常仔细的听,中间不打岔,不发表意见,等他说完后,征求他的意见,表示对他的肯定和对他的想法的看重,同时用一种“我觉得”的方式发表我的看法。
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会把自己摆在高位,把自己放的太多,用一种指导的方式来说,而且不会等他把话说完,中间会去打断他,然后双方就会进入辩论赛的状态,拼命找对方的漏洞,一找到就开始反驳。
情景反转,将心比心,如果我在说话时,旁边有人一直在打断并且一直以一种攻击的状态沟通,肯定会气炸了。先不说沟通方面的细节要点,其实换位思考,很多问题都能够解决了,对方沟通状态是否平和,很大一部分也是被我们自己激发出来的,只是我们都只关注自己,而人嘛天性又需要被看见,所以就产生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