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17日,李家成教授带领我们乡村班主任团队参加了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刘莉莉教授和邓睿博士组织的云端交流,参加交流学习的还有贵州及四川的部分乡村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活动分两场,由邓睿博士主持。第一场由来自广东兴宁的乡村班主任刘海霞老师和浙江武义的乡村班主任巩淑青老师分享班级内部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等二场由来自浙江武义的乡村班主任陶健美老师和我分享班级外部建设方面的经验,两场分享都具有综合性教育实践的特点。两场活动都由李家成教授做指导发言,刘莉莉教授做总结发言。两场活动,无论是“听”还是“说”,这样不断的激荡着生命的思维碰撞着实让我难忘、感佩、敬重、感恩!
一、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刘海霞老师分享的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位乡村班主任的实践探索经验分享》,刘老师的“学生观”让我折服!“我想尝试改变”“靠实践本身去改变”“换一个角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把权力下放给学生,更能发挥、挖掘学生的潜能”“把活动的价值放大”“记录学生的细节变化,点滴成长,为下一次的实践积累经验”“挖掘出实践经验背后的教育价值”等等,“听”的过程中,我不断记下这样的句子,我知道这些语言是触动了我的,是可以给我的实践带来启发的,是不断引我思考的。巩淑青老师分享的是《乡村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巩老师无论是阅读的广度、深度、方案设计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还是她的思维方式、语言系统、核心观点、表达习惯让我只能望其项背,我喜欢并高度赞同这样的观点“教育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追求生命真实的发展”;我喜欢这样的逼迫:“(看不懂时)当时我就是逼迫自己去看,每天必须要看50页的书,在原文进行圈画,把自己有体会或是有疑问有意义的词、句子圈出来,然后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我喜欢这样的追问:“我的教育实践有没有体现这个教育理念?我有没有关注到这个学生问题或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我能不能有不一样的想法。”等等,我特意数了一下,这个活动巩老师读了26本相关书籍和若干篇相关论文,活动背后的付出是令人敬畏的!陶健美老师分享的是《“小泉娃”爱劳动班本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有趣的黄瓜蔓”“走进蚂蚱”,在乡村司空见惯的事情在陶老师学生的眼睛中却藏着大大的学问,如果没有老师平时的素养和思维训练,学生又怎么有这样惊喜的发现?这让我想起我们学生作文空洞的原因,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李家成教授所说的“乡村独特的教育资源”“乡村特色”“乡村自信”这样的表达!
做为一名乡村班主任,我们有时会因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迷茫、困惑、孤独或停滞,但我喜欢“孤勇者”这个词,与其在困境中煎熬,不如大胆的做个孤勇者,正如刘莉莉教授所说:“超越自我”“让自己好,让别人好,使别人变好”。三位小伙伴都来自乡村,都在极其平凡的岗位上做着积极的不平凡的尝试,这背后一定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极大的教育热情!李教授说:“相信、发现、成就”。“相信——相信我们的乡村老师、乡村学校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发展状态;发现——发现我们自己的独特、我们自己的潜力;成就——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来成就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的学校”。邓睿博士说学校的变革是一个旅程而非蓝图。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变化着、成长着,我们无法提前预设学生的未来如何发展,但“枣花虽小能结实,桑叶虽柔能做丝”,做为班主任的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思维,正如李教授所说“做是最核心的实践,改变人和发展人也是最根本的”。在“问题”中求变,在“变化”中求解,因为我们都相信: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次的“说”对我来说是再一次的回顾、反思、重建,是再一次的沉淀。以前读书,喜欢读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或是直接教授方法的书籍,很多时候,“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校情、班情。在不断的“听”、对话交流中,我开始关注“做”的背后的理论支撑与“做”的过程中不断创生的价值!刘莉莉教授说“真正的成长源于自己有动力。”在整理此次的发言提纲和修改ppt的过程中,看着一张张照片,照片背后的故事便一一浮现在眼前!比如说我们阅读项目的发展历程,一个个子项目都是在活动过程中“生长”出来的,每一个活动都对应解决当下学生的一个问题。比如应对背书难的“学科知识抢答赛”;比如解决亲子交流问题的“幸福成长录”;比如培养孩子们表达能力的“小老师训练营”;比如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的“我是寝室小主人”;比如培养创新能力的“共做幸福餐”活动;比如孩子们一起想办法应对资源浪费问题等等,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做着不起眼的小事,但每天又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去“做”,才能真正发现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的美!才能真正感受到师生生命的相互成长、成就之美!当你的研究意识觉醒的时候,自然就会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积极参与对话与交流,当你有了这些改变的时候,你眼中的学生问题与问题学生都在不断的提醒你对班级功能的再思考,对班主任工作的再认识及研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每次学生与家长与我谈起我们一起走过的三年,他们总是神采飞扬,幸福的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我就感觉特别的幸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人说:“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楷模;管理无空白,时时能育人。”教育的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引导其发展。 虽身处乡村,但我们有着城市没有的乡村资源,我们可以有与大学教授合作、交流、对话的机会,我们一样可以谱写乡村教育的特色之歌!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家成教授常说的五字真言就是“做、听、说、读、写”。以前听别人“说”,觉得很简单,但建立在“做”的基础上的“说”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此次分享活动的备课组成立到完成分享,十几天的时间里,李家成教授、刘莉莉教授、邓睿博士不停的在备课组群给我们做着高位的引领和指导,我们也在不停地优化自己的分享提纲与ppt,李教授提醒我们说“讲座要从对方考虑,看看我们讲什么能启发更多的乡村教师,也需要考虑讲的结构,不求多,这次是希望讲出过程、内涵、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成果的形成”;邓睿博士总是能从“听”者的角度快速、高效的对我们的分享给以回应、建议、指导;刘莉莉教授现场听讲、做ppt、分享总结,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如何去“听”,还举疫情期间如何学习各种菜肴制做的例子,说明如何“超越自我”,他们每个人都在发光,都在用自己的“光”引领同行者的成长!我由衷的感恩!感谢!敬重!
同样是乡村学生的领导力培养,巩老师分享的是小学生的领导力培养实践,我分享的是中学生的领导力培养实践,中小学会有不同吗?如何做到不重复?当我看了巩老师的PPT分享,我知道我的ppt必须要修改!但怎么改,我却一头雾水!可能对我来说有时候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难!于是我立即在备课组群向李教授、刘教授和邓博士请教,李教授建议先听巩老师的分享,“了解明天的状态和老师们的提问,之后就可以判断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发展,从而做一次重建。肯定不需要重复,而需要将两次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邓博士建议“可以把涉及学生领导力的部分简略一点,突显学段的特色或者可以谈您从巩老师分享的实践与思考中得到的启发。”听完巩老师的分享后,李教授和邓博士在百忙中之中及时又耐心的给出了他们的修改建议,说实话,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怎么表达我的感谢!这一幕似曾相识,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家成教授、林进材教授、吴陈兵博士在实践活动上、论文写作上对我无数次的指导和帮助!他们永远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从来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从来没有让我们感觉到乡村班主任的自卑,取而代之的是尊重!何其有幸!我们遇到了这样一群无怨无悔、乐于奉献的具有强烈的乡土情结的大学教授与博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我们义无反顾,逐光而行,必会行将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