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复习考研政治时背过的所谓“自由”,包括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那个下午,我呆在渐渐暗下去的房间里,对着考研政治姐妹花——任汝芬和肖秀荣的书微笑,为自己拥有这些自由而骄傲。当然,我也拥有考研可以考政治的自由。事实上,所有考研者都拥有这一必须享受的自由,尽管它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毫无关系。
但总的来说,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可以看到更多,听到更多,当然,想得也更多。谁都明白信息的价值,商家想知道消费者的回馈,娱记化身福尔摩斯,跟踪明星来发布爆炸性新闻,普通人关注专业领域的信息以求个人发展。信息太多了,不得不让人害怕错过其中的一些。一不小心,你就落伍了;一不小心,你就失去了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一不小心,你就被时代拍死在沙滩上了。
信息摊手说:怪我咯?
路上人头涌动,信息膨胀成海。成功学洗脑无血,社交场刀光剑影。自由不明去向。
身未被缚,心已自囚。有人说,中国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已经做稳了房奴,另一种想做房奴而不得。当然,房奴只是个代表,车奴、孩奴、婚姻、升职称漫漫路……不一而足。
焦虑的现代人,有时候也会扎进老祖宗的书里求个安慰。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富贵于我如浮云……读一遍顿觉醍醐灌顶,精神境界大有提高,视熙熙攘攘之徒为俗物。然而过不了几天看见别人泡美妞,开好车,还是难免失落。那书就像止疼药,第一针有效,奈何次数多了,心理也就产生抗药性了。
那咋办呢?想起丰子恺的一段话:我看到这种状态……自己立刻化身为二人。其一人做了这社会的一份子,体验着现实生活的辛味;另一人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些状态,看到了可惊可喜可悲可哂的种种世间相。
凯鲁亚克曾经潇洒演绎“在路上”,可也许自由在路旁?——如果路上人实在太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