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天气炎热,手上没啥工作,总感觉乏味无聊,正好出来办公室了,想到之前的果农,想到里面去转转,便与同时驱车前往。
我们驾驶在高低起伏的泊油路上,前方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在炽热的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明亮。道路两边是一排排整齐的芭蕉树,树后面是一片片绿葱葱的庄家,偶尔能看到三里两粒劳作的农名,和一辆停在路边的皮卡车。
没多久我们到达之前来过的菠萝园,一个右转驶入一条泥泞的小路,便到了果农家,这是两座用泥土堆砌的小房子,屋顶还是草席遮盖的,有点像苏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描绘的那样。
下了车,看见两人睡在棚子前的秋千上,及棚前装满菠萝的一辆皮卡车。我们没敢打搅,这时屋内走出一位皮肤晒的黝黑的老妇人,她惊奇的看着我们这两个白净的外国人说了几句泰语。我们听不懂,但猜测是在问我们来干什么的。我想了一下,尴尬的讲出了仅会的两句泰语:“鹏咱百四撒波罗(音译,意为我想买菠萝)”。大概是我发音不够标准,她并没听懂,于是我拿出手机准备用翻译软件打给她看,这时睡在秋千上的以为年轻女子爬了起来,看着我手机上的话,大概明白了我的意思,便和老妇人嘀咕起来,他们一边说,一边从皮卡车里挑菠萝要给我。其实我本意并不是为了菠萝,我是想去前面的菠萝地里逛,享受自己在地里晒太阳采摘的快乐。于是我又打字翻译给她们看,但是她们告诉我田里已经没有菠萝了,我也不知道再找什么借口能进到去玩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们给我挑菠萝。
一车青菠萝里面,她们尽量在挑黄的。我看到那老妇人稍垫脚尖,弯下身子,衣服贴在皮卡侧边,双手拿起一个菠萝放在手掌转了转,看了看,感觉不够老,又放了下去;我看到她拿了好几个,又都放下了,终于挑到了一个老的,她又用手拍了拍,凑上耳朵听了听,感觉声音不错,便放到了另一边。就这样她挑完了,双手抱着五个菠萝要递给我,我和同事见状连忙接过菠萝。可手上没有现金,心想这怎么付钱呀,也不知道这农村里能不能扫码付款。可当我们提出要扫码付款时,她们却说“不用钱”。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坚决要付钱给她们,可是她们一直摆手不要。感觉像是在份一件属于我的事物给我一样。我们只好作罢,收下菠萝,连忙道谢。
回来的路上,我的心和车一样行的轻快。因为我很久没有遇见过如此质朴和善良的人了,他们让我感觉了淳朴的善意。我不禁感叹,在这淳朴,物质并不丰富的泰国田野里,居然能遇到甘愿付出不接受回报的人。然而,中国长的我从小到大,再到工作多年竟从来没遇到过给东西不收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