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不是一座孤岛。
所有对他人的彻底了解都不过是基于妄自解读的一种“误解”。
因为,所有人对他人的了解绝大部分都通过语言的传递。
然而,语言却是一种极具 “欺骗性”的媒介。
一个人的思维,情感以及经历无论是通过口头叙述还是文本书写的形式来表达都存在着一定的体验偏差。
同一个语境里的同一句话,因为听者的不同,所获取的信息便也千差万别。
甚至这一秒钟的你就已经无法理解下一秒钟的你自己了。
人与人的交流体系就像是一个不断从编程到解码的过程。
这样复杂的运行机制,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到的演算结果也不尽相同,更何况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独立个体。
除却百分之九十九的“无效”交流,其实,我们对他人的所有都一无所知。
所以,这世上的每一座岛屿得以永远都保持着它的单独和完整。
这座岛屿开始海啸,岛上的飞鸟在逃跑。
这座岛屿在喊叫,这座岛屿快要死掉。
可是,无论内里如何翻涌,表面却依然要波澜不惊。
保持冷静,然后得体地笑。
就算温度高到要爆炸。
我就是那一座孤岛,自我的存在可能就只是疲倦过后的一种错觉。
无人能够感知正确的我。
偶然,我透过他人的眼睛观察我自己。
一种被愚弄的感觉涌上心头。
怎么我会是这样的我?
被肆意贴上的标签像拔不去的木桩,钉在岛屿的心脏。
我被分割成无数粒子,在空气中随意散落。
这些粒子有的落在树枝上,有的落在橱窗上,还有的落在栏杆上。
它们都被解读出了某些意思。
有时候是一阵风,有时候是一场雨,有时候不过是一粒尘埃。
那都是我,却都不是我。
挂在树梢的钟表开始融化,时间开始枯萎。
可是,时间静止了,而我却仍然还在流动。
时光河流蒸发后,露出干枯的河床。
我安静地躺在寂静的时光里。
等待着与另一座孤岛的相遇。
终于,两座孤岛再次相遇。
无需任何契机,也许只因为阳光正好。
两座相遇的孤岛妄图连成一片陆地。
可是,去融合和拥抱的孤岛,总是要学着互相接纳与习惯彼此。
我耗尽所有,日日延展土地朝你靠近,你却始终无动于衷地享受你的孤独。
我终于收回向你延伸的热情,默默地回归我的领地。
从此我的雷达,再也探测不到你的讯息。
孤岛,终究要做回孤岛。
最后,两座孤岛擦身而过,并且永不重逢。
我还是那座孤岛啊。
世上没有人,不是孤岛。
而这座孤岛终将觉醒出独立的自我。
不是孤独,也不是孤立,而是完完全全的独立。
自我的觉醒意味着知悉内心的孤寂与惶恐,然后接纳自己,而无需等待他人的接纳。
接受自己终将不被完全理解。
我应该跟自己和解,我应该与自己握手言和。
我的世界,就该我自己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