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芳华》被朋友圈刷屏之后,我也终于适时的看了一部颇具话题性的院线电影。然而我想说的是,它是我今年看到的所有电影里最好的片子,(虽然也想到了不久前曾试图去触碰的大师塔可夫斯基的巅峰极作品《镜子》,但在暗暗感叹自己的愚钝与肤浅之后,我还是想这么说,《芳华》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电影。)
青春回忆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转瞬即逝且不可复制,不可重来。上一辈人的青春更是如此,它平凡却也独特,寻常却又轰烈。这些看似矛盾的词和被割裂的情感杂揉在一起,但也并不会显得突兀,因为它本身就是这样,最美好纯真的芬芳年华与时代的种种病症确实是同时发生并也同时存在于每一个缅怀者的真实也不真实的记忆中。
其实这些都不是我想要说的,影片最触动到我的,是那一段乌托邦的日子。红色年代在我的认知里曾被自动的划入为黑色时光,曾经的幼稚和知识告诉我一个全民洗脑的时代,是没有任何热血值得被歌颂的。
可当我自己面临如何建立信仰,如何寻找到内心世界的乌托邦的时候,我开始怀疑之前那个被确立的自我。
我似乎一直狂妄的在用丰富知识和思维逻辑能力的方法去试图过一个正确的一生,于是当我面临人生意义这个大的哲学问题时,迷茫困惑接踵而来,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没人能给出我答案,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没有过什么正确的人生。
我记得电影看完之后,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哪一个电影人物让你印象最深刻阿?”我当时脱口而出说 穗子。也许当时是单凭直觉吧,并没有解答清楚朋友的疑惑,因为她确确实实是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话外音角色。
现在细细想来也许是因为她最挣扎,最痛苦,最像我。故事从头至尾都是从她的视角展开叙述的,每一句话外音都能让我清楚的感受到,她除了是那个叙事者还是唯一一个清醒的人。
在刘峰下放的时候她说 “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触摸事件发生后她说“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将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
电影落幕前她说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
她说了太多的话了,除了那些句句经典的一语道破以外,就是反反复复的在说,后来我明白了林丁丁,后来我明白了何小萍,后来我才意识到了刘峰......她似乎看清所有的事情,明白也理解到了所有的人,但她却是所有人物里最挣扎的一个,因为她太明白了。她几乎没有什么故事,片中唯一一小节属于她的情感桥段还被戏剧性的跳过了,这结局简直是比刘峰告白后的身败名裂要惨烈的多,不得不说编剧对这个人物着实太狠了一点。
全篇最好看的地方应该是在文工团解散之后了,从那里开始你会发现它的意义不仅仅止步于冯小刚式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仅仅停滞在青涩的胶片回忆与缅怀。
它展现给我们的是改革开放后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三种人生: 被时代洪流赶着跑的麻木的大多数。他们来不及回头,也不敢回看,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正视当下的自己,TO BE BLIND或许是这些曾经的理想主义者唯一的选择;
依然坚守陈旧信念,捍卫内心乌托邦世界永生不灭的 “顽固分子 ”,穗子口中那个“最知足”的两个无疑代表了这类人,无论世界天翻地覆,内心的旗帜永远屹立不倒,这不是盲目固执,这是他们的人生选择,为了挺直腰杆子去肯定自己人生价值,他们真真正正的幸福;
最后一种也是最挣扎的一种:不但没有办法让自己盲目随流也没有办法继续坚定虚幻已灭的信仰,灵魂究竟应该安放何处呢?
看完电影之后我和妈妈通了一次电话,我和她讲说: “从前我总是在跟你探讨关于你宗教信仰的问题,我试图用自己所能看到的去分析可取与不可取之处来帮助你完善这场人生的修行,可是今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过于盲目自大了。所以你要做的并不是去辨别真假,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重要,因为人类能力有限,无可完成。你仅仅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自己去相信你内心的那个乌托邦世界,完全的相信,为的只是过好这一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