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开头提出了古代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文的人,都是经过了三种境界的。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看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看来,第一种境界是初学者刚进门,摸不着门道,独自向深进进发,有些彷徨和不知所措,却又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
第二种境界是初学者成为了学者,劳心苦读,孜孜不倦,身体消瘦了,却也不停止昼夜苦读。
第三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了,我理解是学者成为了一代大师,成就了大业,他们功夫到处,达到了出神进化的地步,苦学终于有了回报。这三种境界讲得如此的分明清楚,使我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才思与睿智。
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也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
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也就是理想和现实之分,造境是虚构之境,写境是写实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恰如庄周梦蝶,分不清哪里是“我”,哪里是物,物我合一,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和谐状态,恰恰又扣回了传统儒学“天人合一”的境界。